下载此文档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词汇总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词汇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文言 虚词、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词汇总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 以及古今异义词汇总
《短歌行》东汉曹操
重要虚词:
1、何以解忧,
2、但为君故, 重要实词:
1、对酒当歌,
唯有杜康。
沉吟至今。
人生几何!
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3、山不厌高, 词类活用:
1、我有嘉宾, 2、月明星稀, 3、周公吐哺, 古今异义: 通假字:
海不厌深。
鼓瑟吹笙。
乌鹊南飞。
天下归心。
契阔谈寺右心念旧恩。
《归园田居》(其一)东晋
以:介词,
但:副词,
当:动词, 存:动词, 厌:动词,
用、凭 只
对—
问候、探望
满足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南:名词做状语,向南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同“宴”
陶渊明
重要虚词:
重要实词: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动词,适应;韵:名词,气质、情致;性:名词天性、本性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去:动词离开—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动词,约束
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荫:动词,遮盖;罗:动词,排 列、分布
词类活用: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方:名词做动词,四周围绕
古今异义:
知,同“智”,见识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同“性”,天性
《师说》唐韩愈
重要虚词: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副词,表推测,大概
于: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于:介词,对于
贝I:连词,表转折,却
焉:语气助词
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1 时,学于2余。
于1:介词,被;于2:介词,向
皆:副词,全面
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 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犹且:副词,尚且,还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向老师请教
于:介词,向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介词,比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于:介词,在
7、古之学者必有师。
之:助词,的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具体来说,“师 道不传”是主谓结构,加上“之”,这个主谓结构就作了 “久”的主 语,不再独立了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 未见其明也。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 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
10、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也欤!
其:
乃:
之:音节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际意义(不译)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副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真的
副词,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贝连词,表顺承,就
13、问之,则1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2足 羞,官盛则2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则1:连词,表顺承,就;
则2: “则……则……”并用,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1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副词,表示反问语气
1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连词,无论,不论
1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副词,更加,越发
重要实词: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名词,老师;传:动词,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名词,风格;传:动词,流传
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传: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动词,学习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 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道:名词,道理
闻:动词,知道,懂得
其:代词,他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
孰:疑问代词,谁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之:代词,他
惑:形容词,糊涂
8、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之:代词,那些
9、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代词,指不跟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问题
10、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 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其:代词,他们
1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代词,他的
1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 未见其明也。
遗:动词,放弃
13、圣人无常师。
常:形容词,固定的
1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嘉:动词,赞许
贻:动词,赠送
15、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族:类
1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也欤!
齿:动词,并列、排列(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
1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贤:动词,超过
1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攻:动词,学习、研究
词类活用:
1、孔子师郑子、装弘、师襄、老聃。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 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名词作动词,尊师学习
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 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下:名词作动词,低于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也欤!
齿:名词作动词,并列、并排
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愚:形容词作名词,愚人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 未见其明也。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
9、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耻辱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今义:连词,表示因 果关系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 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 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 的基础教育
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 未见其明也。
不,同"否"指不从师学习
《赤壁赋》宋苏轼
重要虚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乎: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而:连词,表修饰(不译)
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之:结构助词,的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连词,表顺承(不译)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 舟,举匏樽以相属。
而:连词,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卒:副词,终究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
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焉: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轴胪千里,旌旗蔽空, 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方:副词,当
固:副词,本是,本来
重要实词:
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zh S )动词,劝请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兴:动词,兴起、产生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如:动词,像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纵:动词,放任
如:动词,往
凌:动词,越过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横:动词,笼罩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倚:动词,循、依
7、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缕:名词,细丝
8、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
愀:形容词,容色改变
危:形容词,端正
9、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名词,这里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 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下:名词作动词,攻占
东:名词作动词,东下,向东进军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渔樵: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
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釐妇。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落泪
5、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正:形容词作动词,整理
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古义:指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1完全不知道的样子;2失意的样子
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女子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 化而登仙。
冯,同“凭”,乘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
缪,同“缭”,盘绕、围绕
《登泰山记》清姚鼐
重要虚词:
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及:介词,等到
2、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3、稍见云中白若樗播数十立者,山也。
稍:副词,逐渐
4、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几:副词,几乎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云: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不译)
重要实词:
1、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画。
望:动词,远看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词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72186****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