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集锦4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集锦4篇)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集锦4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集锦4篇)
篇1: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是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武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检查制度等史实,探讨这些制度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2、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汉武帝所实施的“罢默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是秦始皇创立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下来。
2、“独尊儒术”是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3、汉武帝的大一统是两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历史功绩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
对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比较,恰如其分的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
自学法,比较法
过程:
一、导课
教师朗诵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导入,毛泽东这首气魄宏伟的诗篇点评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几位风云人物,哪位同学帮老师找出来?生答。师:谢谢,好,今天我们就重点探讨其中的一位。板题: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二、自学目标(出示)(2分钟)
1、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所采取的措施,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
2、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3、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自学指导(8分钟)
㈠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找出①汉武帝推行“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的物质基础条件。②知道汉武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的直接原因。③知道汉武帝为确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进,还采取了那些措施
㈡阅读第二子目①明确削弱封国势力的必要性。②“推恩令“内容及作用阅读第三子目:明确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
㈢阅读第三子目:明确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划出知识点,也可同桌间讨论交流。
学生自学,教师巡查(8分钟)
三、当堂训练
课堂巩固1。汉武帝采纳了的主张,推行““的政策。从此,儒家学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颁布“推恩令“
3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的主要措施是设立和。
“推恩令“是为了
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能力拓展:
1.“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
,并比较一下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学生谈收获)

资源与学案习题一、二。
篇2: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我将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加以说明:
第一,说教材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是秦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和延续,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课前面承接着秦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后面是秦汉在民族、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这就更加印证了大一统是国家繁荣强盛的重要原因。此外,这也为以后学习唐宋元加强巩固中央集权以至明清中央集权达至鼎盛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课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今后中考的必考内容。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能够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等一系列推进大一统的主要史实,通过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② 能力目标:能够科学运用唯物史观,较为客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通过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着七年级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①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进行评价,这是中国古代史这一学习板块的重点。
重点依据:只有掌握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历史功绩进行较为客观正确的评价。
② 难点: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进行比较,恰如其分地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进行评价。
难点依据: 理解这点较为抽象,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大一统的象征。

由于学生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而对待教学重点,我采取理论和事实相结合,做到讲理论用事实来说明,讲事实事例要从中引出所要说的理论,理论通俗,事实生动,而且详略结合,对待教学难点不一定要多讲,而是可以举更多生动地事例来加以说明说透。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第二,说教法
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以史鉴今,鉴往知来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得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练习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4个问题来反馈,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5)启发式: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我在思维上下了点功夫,根据认知原理设计并尝试了老师启发学生自己提问自己的教学法,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独特的思维火花。
第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可能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此外,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以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第三,说教学程序
(2-3分钟)
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或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影视片断,指出图中或剧中的人物就是汉武帝,简单介绍汉武大帝生平,提问:见证鼎盛王朝,功勋卓越的汉武帝为什么总有他无穷无尽的烦恼?使学生在明确本节课所要讲述内容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导入新课也可以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提问,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生积极思维。这样设计的依据:概括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知道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总之,这是历史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5分钟)
,强化认识(2-3分钟)
(1)汉武帝年号纪年,使学生学会识读历史年表。
(2)归纳总结(通过比较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以达到对本课所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
中央设立司隶校尉
强化监察制度
地方设立刺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文化)

各位评委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运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地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篇3:第十五课凡卡课件
第十五课凡卡课件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1)通过快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写法有个大致的了解,理清课文“准备写信──写信──寄信”这一线索。
(2)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来做学徒,曾经有什么指望?然后采取自读和讨论的方式,弄清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设身处地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最后,把信的全部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了解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知道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背景
1、谈话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绚丽的画,童年是一支欢乐的歌,童年是一首优美的诗……我们的童年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啊!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去认识了一位俄国小朋友,他的童年却是那么的不幸,同学们想知道得他是谁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五课《凡卡》。让我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板书课题: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2025年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集锦4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