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QQ账号登录
|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我要上传
首页
浏览
幼儿/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研究生考试
外语学习
资格/认证考试
论文
IT计算机
经济/贸易/财会
管理/人力资源
建筑/环境
汽车/机械/制造
研究报告
办公文档
生活休闲
金融/股票/期货
法律/法学
通信/电子
医学/心理学
行业资料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我的淘豆
我要上传
帮助中心
复制
下载此文档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毫州市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试题原创模拟卷(六)含解析.docx
文档分类:
中学教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分享到:
1
/
30
下载此文档
搜索
下载此文档
关闭预览
下载提示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同意并开始全文预览
(约 1-6 秒)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 载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享到:
1
/
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毫州市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试题原创模拟卷(六)含解析.docx
该【2024-2025学年安徽省毫州市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试题原创模拟卷(六)含解析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2025学年安徽省毫州市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试题原创模拟卷(六)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2025学年安徽省毫州市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试题原创模拟卷(六)
请考生注意:
.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 上的有美堂。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势不凡。
,询问友人,期待与述古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直抒内心痛别之情。
,寓情干景;下片因景寓情,由忧而乐:情感表现极有层次。
.词的最后两句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野生动物肇事并不是一种新生的现象,古已有之。近些年,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问题之所以, 一方面,这可 能与社会各界对该议题的愈加重视和媒体的有效传播(覆盖面、速度)有关;( )o媒体通常将野生动物肇事归咎 于自然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例如建立保护区、禁猎。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 境不断提升,野生动物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后,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然而,由于缺少本底调查和持续,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是否真正在增长通常缺乏可靠的证据。相较而言,保护 工作者普遍认为人与野生动物生态位的重叠是导致冲突的根源所在。他们认为,随着人类活动的 」野生动物的自 然栖息地相应丧失或退化,彼此对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的竞争 一冲突随之加重。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 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 小屋里,响起了蟀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五 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屋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力、? ”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
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 ”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 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东家、走西舍、去南院,
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越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 ”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 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你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 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待到你蹲 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 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菌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竟有人怨起 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 未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却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 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 澜。
,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 了铺垫。
,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D. “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 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感动。
.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
. “村主任”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辛自修,字子吉,襄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除海宁知县。擢吏科给事中,奏言:“吏部铃注,遴才要矣,量 地尤急。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请量地剧易以除官,量事繁简以注考。”吏 部善其言,请令抚按举劾如自修议。历迁礼科都给事中。诚意伯刘世延不法,自修极论其奸。诏革任禁锢。未几,论 夺尚书顾可学、徐可成,侍郎朱隆禧赠谥;以可成由黄冠,可学、隆禧俱以方药进也。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 奏减均徭里甲银六万两,增筑雄、任丘二县堤,以御源沱水患。入历大理卿,兵部左、右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御 史沈汝梁者,巡视下江,用馈遗为名,尽括所部赎镀,自修劾奏之。帝方欲惩贪吏,乃命逮治汝梁,而召自修为左都 御史。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 人帝善其言,而政府不悦。有贪竞者十余辈,皆政府所厚,自修欲去之。
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着 弃人,一举空国。于是自修所欲斥者悉获兔。已而御史张鸣冈等拾遗,首工部尚书何起鸣。起鸣故以督工与中官张诚 厚,而雅不善自修,遂讦自修挟仇主使。御史高雏我、赵卿、张鸣冈、左之宜不平,劾起鸣饰非诡辩。帝先入张诚言, 颇疑自修。得疏益不悦。刑部主事王德新复疏争,帝下之诏狱,酷刑究主者。无所承,乃削其籍。自修不自安,亟引 疾归。久之,起南京刑部尚书。复以工部尚书召。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肃敏。
(节选自《明史•辛自修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排抑孤立之人/
/ 排抑孤立之人/
/排抑孤立之人/
/ 排抑孤立之人/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明代首设,具有劝谏和监察双重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稽查吏部事务。
,明朝时期的社会基层组织,每一里为一百一十户,多推丁粮较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百户分为十甲。
,明代两京之一,与北京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对明代政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文中指古代官职名,武则天时期始置,具有讽谏和举才的职能,对古代政治环境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献言献策。他认为要根据地方情况授予官职,考核官员要考虑到事情的繁简,吏部认为他的建议 很有道理,就准许他照此施行。
,防治水患。他担任右佥都御史辖治保定六府时,上奏减少了六万两的均徭和里甲役费;为防御源 沱河泛滥,增筑了堤防。
,疾恶如仇。他极力揭露刘世延不守法行为,皇帝诏令将刘世延革职囚禁;他上奏弹劾沈汝梁搜刮 钱财,最终使其被逮捕治罪。
,坚持己见。他曾不顾及当权者态度,上谏言陈述己见;有十多个为当权者看重的官员贪权争利, 他想要解除这些人职务。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
(2)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皆弃人,一举空国。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翁
[南宋]张世南
①苏翁者,初不知其何许人。绍兴兵火末,来豫章东湖南岸,结庐独居。待邻右有恩礼,故人爱且敬之,日日苏 翁。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终岁不易。披荆棘,转瓦砾,辟废地为圃。应四时蔬菜,不使一缺。
*
②艺植耘芟①,皆有法度,灌注培壅,时刻不差。市鬻者,利倍而售速。昼尔治圃,宵尔织履。织未脱手,人争贸 之以馈远,号日苏公履。薪米不至匮乏,且有余羡。喜周急,人有贷假,随力所及应之,负偿一不经意。闭门高卧, 或危坐终日,人莫测识。
③先是,高宗南渡,急贤如饥渴。时张公浚为相,驰书函金币,且移书属豫章漕及帅日:“余乡人苏云卿,管乐 流亚②,遁迹湖海有年矣。近闻灌园东湖,其高风伟节,非折简所能屈。幸亲造其庐,为我必致之。”漕、帅密谕物色, ・
彼人日:“此有灌园苏翁者,无云卿也。”漕、帅即相与变服为游客,入其圃,翁运锄不顾。二客前揖与语,翁良久 问客何从来?乃延入室。地无纤尘,案上留《汉书》一册。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接。客遂扣日:“翁仙里何地? ” 徐日:“广汉。”客日:“张德远,广汉人,翁当识之。”日:“识之。”客遂泛问张公世系材品,翁历历陈叙,且 日:“不知张今何官? ”盖其初不料张公使其访己。二客遂笑谓翁日:“张公今秉相权令某等造庐以礼致公共袤大业。” 出书函金币于其案上。翁色遽变,喉中隐隐有声,似怨张公暴己者。
④越夕,遣吏迎伺,则扁户阕然。从他径排闽入,惟书币留案上,俨然如昨日。室空,而人不可得见矣。形骸辽 绝,莫知所终。
(节选自《游宦纪闻》)
(注)①艺植:种植,耘芟:除草。②管乐:即管仲乐毅。流亚:同一类人物。
。
(1)终岁不易 (2)或危坐终日
♦ •
(3)幸亲造其庐 (4)俨然如昨日
• • •
.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张公今秉相权令/某等造庐以礼/致公共/济大业。
。
。
.将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漕、帅即相与变服为游客,入其圃,翁运锄不顾。
(2)翁色遽变,喉中隐隐有声,似怨张公暴己者。
.第③段的张德远即当朝宰相,他对苏翁的评价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
.客人向苏翁问及张德远“世系才品”,“翁历历陈叙”,苏翁说了什么,本文没有写;而《宋史》则有相关描写(见 下文)。分析本文作者略写苏翁与客人对话的意图。
客又问:“德远何如人? ”曰:“贤人也。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余而才不足。”
(《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12、根据材料写作。
歌德在谈到反对他的敌手时说:“这种人可分为几类。第一类由于愚昧,他们不了解我,根本没有读我的书就指 责我;第二类由于妒忌,我通过才能获得的地位引起他们的醋意;第三类自己不成功,觉得被我压住,不能宽容我。 第四类是因为我的作品中的确存在毛病。”我们的成就和观点遭到别人反对,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这种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 C
2,⑴夜深风静扶醉欲归时,夜景如画:一轮明月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明如镜(玻璃);⑵词人以明澈、温静的江月, 象征述古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二人友情的纯洁深挚;⑶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也表达出对朋友依 依惜别的深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 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 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C项,“直 抒内心痛别之情”表述错误,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杜牧在他的著名的《扬州》诗 中写道:“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直到宋代,此曲仍风行民间。这种悲歌,此时更增添离怀别思。离思是一种 抽象的思绪,能感觉到,却看不见,摸不着,对它本身作具体描摹很困难。词人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出环境,又写 出心境,离怀别思表现含蓄蕴藉,并非直抒胸臆。故选C。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鉴赏分析能力。考生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全诗,结合作者和创作背景 考虑分析,从内容、手法,情感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诗歌最后两句是“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词人借“碧琉璃”喻指江水的碧绿清澈,生动形象地形容了有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夜 景。走笔至此,词人的感情同满江明月、万顷碧光凝成一片,仿佛暂时忘掉了适才的宴饮和世间的纷扰,而进入到人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这里,明澈如镜、温婉静谧的江月,象征友人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他们友情的纯洁深 挚。这首词把景物和情思交织起来,既描绘出杭州形胜的美好景色,又充分表现了陈襄留恋钱塘之意和佐僚们的友情, 上片写揽景兴怀,下片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从艺术特色方面来看,全诗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也 表达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 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 考生只要认真研读诗歌的文本,然后和选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即可。
2、1. C
B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 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空,“凸显”,清楚地显露;“突显”,突出地显露。文中所说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事,是近年来逐渐清楚地显 露出来而非突出地显现,应选“凸显”。
第二空,“检测”,检验测定;“监测”,监视检测。文中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应是监视检测,而不是检 验测定,应选“监测”。
第三空,“拓展”,开拓发展业务、市场等;“扩张”,扩大势力、疆土等。文中表达的是人类不断扩大势力范围, 应选“扩张”。
第四空,“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愈演愈烈”,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强调持续变化的过程。文 中表达的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对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的持续竞争情况,应选“愈演愈烈”。
故选C。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 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 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中“这”指代的信息为“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冲突在某些地方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 度可能确实在增加”,习惯上复指短语中相关信息在指示代词前,排除CD;
阅读文段,依据上文提到“近些年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之所以凸显",与之照应,此处应强调“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 冲突”,不应将状语“在某些地方”放在“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冲突”前面,排除A。
故选Bo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 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对于本题,题干要求“文中画横 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 的。
文中画线句子存在三处语病,分别是“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中“生态环境”与“提升”搭配不当;“野生动物逐 步恢复甚至增长后,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中有残缺和赘余,应在“野生动物”后加上“数量”并删去“后”。 故选Do
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 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 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 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 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1. A
D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 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 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B项,曲解文意,显得牵强附会。错在“可以从根本上突破通俗文学与主流传统文学(即纯文学)的创作壁垒,调和文学 发展”。原文第二自然段是说,“突破通俗文学与主流传统文学的创作壁垒,还需反观类型之‘轻'与主题之‘重' 的讨论,寻求彼此调和与发展的契机”,即这只是一个“契机”而已,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
C项,强加因果且曲解文意。《平凡的世界》的成功是因为语言的艺术性与思想的深刻性,而不仅是“因为反映了现实 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而且作者是告诫今天的创作者不要刻意模仿,而不是“很好地借鉴”。
D项,曲解文意,“通俗文学创作在有些时候,缺乏文学性与艺术性”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客观立场分析通俗文学与 纯文学的区别与融合的可能以及发展前景,并没有褒贬哪一类的意思。而且“野蛮”在文中是生命力旺盛、有勃勃生 机的意思,是肯定的意味。
故选Ao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 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 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 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表述绝对,错在“只要遵循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写出好作品,引领时代风尚,赢得读者广泛认同……自然是 不存在的”这个地方。原文的表述是:事实上,文学自然没有孰轻孰重、孰优孰劣之分,创作也并非此消彼长、针锋 相对的战役,然而文学创作不仅要注重艺术性和文学性,更要回归对读者的尊重、对文字的敬畏,拒绝读者、不接地 气,终究会丧失了文学最根本的生长土壤与文化价值,所谓“轻”与“重",归根结底指向的是对文学本身的反思, 对当下时代与当今读者的责任感。
故选Do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 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 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埋解,以便解题时迅速 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 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 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曲解文意。错在“不仅让读者从中获取力量,还能最终决定‘通俗'或'精英'”这个地方。原文是:毫无疑 问,优秀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被大众广泛认同、反复阅读。最终决定作品是通俗还是精英的选择权,应交 还于读者,而非出版商或评论家。也就是重点是经历时间的考验和一代一代读者的检验,而不仅仅是“读者”。
故选D。
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技巧: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 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 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 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
4、D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 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 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试题仍然考查 常用、常见汉字。学生往往在同音字、近义字上出错。平时多采用义辨法,可以减少错别字。
A项,“钩”应写作“勾”;
B项,“剥”应读作“bO”;
C项,“淤”应读作“yti”。
故选Do
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
“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 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5、1. A
2.①韶光易逝的伤感。(也可回答伤春之情)诗人站在斜阳里,数风中的落花,想留住春意;“芳讯成捻指”,也是 对春的眷念,说春天花期很短,弹指就是一生。②作客他乡的伤感。“甚远客他乡,老怀如此”,表达了作客他乡的 羁旅之愁,写出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③对佳人或故国的怀念。“尚分明认得,旧时罗绮”,表达了对好久不见的佳 人或者故国的怀念;“可惜空帘,误却归来燕子”,写词人去寻找,却成空,心里非常难过。④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 念。“胜游地。想依然、断桥流水”,深深地想念过去游玩过的风景美好的地方。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 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 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 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开头第一小句写天气,初春时节”说法错误。“初春”应为“暮春”。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毫州市第二中学高考语文试题原创模拟卷(六)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猜你喜欢
2025年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剖析
15页
2025年高中英语必修一词汇测试人教版
6页
2025年食品安全案例教案---冯晓弟
9页
2025年部编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2页
2025年论语读书笔记600字
5页
2025年花梨木分类及特征
3页
2025年第4节《用尺规作角》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5页
2025年电子白板安装说明书资料
9页
2025年理财规划的分类有几种?
2页
2025年物业礼仪规范所有岗位
12页
2025年浙江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10页
2025年浅析许渊冲翻译思想优化论
8页
2025年春季高考试卷-天津市春季高考数学模拟试..
5页
2025年新学期开学祝福语大全
2页
高三数学复习第5章平面向量第一讲平面向量的概..
30页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页数
:
30
收藏数
:
0
收藏
顶次数
:
0
顶
上传人
:
1772186****
文件大小
:
70 KB
时间
:
2025-02-12
相关标签
中考模拟数学试卷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六年级数学模拟试卷
2019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山东省高考模拟试题
安徽高考试卷
安徽中考试卷
2019安徽中考数学试卷
成人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中学课件
中考
高考
中学作文
职业教育
教学研究
竞赛题
高考英语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体育理论与教学
中学实验
音乐美术
最近更新
2025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7.大小多少教案..
2025年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生字表教..
写小学的作文(大全5篇)
写景的作文经典(5篇)
初一拜年作文(汇总3篇)
初中入团申请书500字7篇
十一电器促销活动方案(3篇)
叙事作文实用(5篇)
2025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025年自编童话故事作文400字大全
在校初三学生入团申请书(4篇)
202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教案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篇
大班好玩的易拉罐教案
2025年邀请嘉宾的邀请函范文集合九篇
学教师实习报告
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具体计算公式会..
2025年系统辨识最小二乘法大作业
实用的小学的作文300字范例(4篇)
家庭贫困补助申请书范文(3篇)
2025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考评汇总护理部横版..
电动机的调速系统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上
大学食堂投标书样本
【10篇】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2025年选品所在的行业分析报告模板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整理)
基坑监测上岗证考试试卷含答案
设备检修记录表模板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
在线
客服
微信
客服
意见
反馈
手机
查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