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1年中考化学压轴题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年中考化学压轴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2021 年中考化学压轴题-实验探究题
1.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 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 2mL 水,振荡并观察现象。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从环保、操作等角度分析) 。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 2mL 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设:
①该气体是 CO ②该气体是 O2
你 认 为 上 述 假 设 哪 个 更 合 理 ? 并 说 明 选 择 的 理由。 。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合理假设(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故答案为: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操作简单,无污染,现象明显.(合理答案均得分)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没有碳元素;
② ;假设
①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2mL 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气泡,木条复燃
该气体为氧气
【实验内容】:
编
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加入5mL 6%的 H2O2 溶液中
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大量气体
固体剩余物中的 MnO2 对 H2O2 分解有催化作
用
2
取 加 入 5mL a
(H2O2 溶液的质量分数)的 H2O2 溶液中
平稳反应,放出热量,持续产生气体
MnO2 对 H2O2 分解有催化作用
3
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
固体完全溶解,滤纸上无黑色固体
残余物
固体剩余物中无 b
【实验分析】
(1)完成上表中的填空内容:a 、b ;
(2)实验 2 的目的是 ;
(3)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实验 1 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Ⅰ、KMnO4 受热分解时,在某条件下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6KMnO4 2K2MnO4+K2Mn4O8+4O2↑ ②KMnO4 KMnO2+O2↑
Ⅱ、相对分子质量:(KMnO4:158 O2:32)
(4)16gKMnO4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加热使之完全分解,若完全发生反应①,生成 O2 的质量为 ;若同时发生反应①②,生成 O2 的质量范围是 。
(保留二位小数。提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
①a:6% b:KMnO4 分解后的产物中没有 MnO2
②和实验 1 进行对比,确定 MnO2 的催化作用
③可能是分解后产物中其他物质起催化作用
③ ~
3. 张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 验 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一
验
取 5mL5% 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 气 泡产生,木条 不 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但反应速率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 氧 化锰 是 过
实二
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
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 有 明显现象
氧 化 氢
分 解 的催化剂
实三
验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2
请你帮张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1)在张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
4.【实验探究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表面变黑,他们对黑色物质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烟灰。
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
推 知
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
铜片变黑
(填甲、乙、丙)的错
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
误。说明黑色物质的出
现 可 能 与 空 气 中 的
有关。
实验二:取一试管,将一小段光
取下胶塞前的现象:
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 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
。取下胶塞后的现
乙的猜想正确
封好胶塞,并加热,趁热取下胶
象:
塞,观察现象。
。
【反思拓展】
实 验 一 将 铜 片 放 入 试 管 中 加 热 , 目 的 是 排 除 了的干扰。
( 2 ) 实 验 二 用 注 射 器 抽 出 试 管 内 空 气 的 目 的是 。
( 3 ) 通过 对黑 色 物质 来 源的 探究 , 写出 金属 铜 与氧 气 反应 符号 表 达式 。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出三种溶液?
3
1:
学生甲:向 2 中滴入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足量的 Ba(OH)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 2 号是稀硫酸.
[反思评价]请你对甲同学的结论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 1 )
.
[实验探究]
学生乙:只要用一种有色溶液
或无色溶液
(4)
[表达与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不用外来试剂也能将三瓶无色溶液检验出来,方法是(5) ,将
三种溶液检验出来.
(1)①气体 a 的名称是 ,原 A 和 B 两只试管所盛溶液中对应溶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 .
②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 如 果 只 用 一 种 试 剂 来 鉴 别 三 种 溶 液 , 可 选 用 的 试 剂是 .
(1)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可以观察到 C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D 溶液均无明显变化.则 C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取少量 B 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再取少
4
量 D 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 加热, 有白色固体析出, 停止加热. 则 B 是 .
(3)同学们认为实验(1)反应后的 D 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多种可能,请你设计实 验 方 案 证 明
。
8.制作松花蛋的主要原料可能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定该原料的成分,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主要现象
①
取少量原料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
溶液变浑浊,且有明显放热
②
静置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试剂 A
无明显变化
③
向白色固体中加入试剂 B,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试剂 A
白色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试剂 A
变浑浊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②中,滤液中一定不存在的溶质是 ,加入过量的试剂 A 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3)进行操作③的目的是 ,试剂 A 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 ) 通过 上述 实 验能 够 确定 制作 松 花蛋 的主 要 原料 中 , 一 定有 的 物是 . 9.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 H2 O2 )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Al2 O3 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Al2 O3 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有少量气泡木条不复燃
常 温 下 过 氧 化 氢溶 液 分 解 速 率 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 Al2 O3 ,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产生大量的气泡木条复燃
【得出结论】Al2 O3 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故 Al2 O3 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
【反思提高】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 Al2 O3
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三: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 。
【实验步骤】① 准确称量 Al2 O3 ( 少量) 的质量;
② 完成实验二;
③ 待反应结束, 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 洗涤, , 称量;
④ 对比反应前后 Al2 O3 的质量.
【交流讨论】如果 Al2 O3 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 Al2 O3 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新的问题】但小华认为, 要证明猜想, 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 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四:
实验四的目的是探究 。
10.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能作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能增大生成物的质量 D.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提出问题】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除了二氧化锰,是否有其他物质也能作催化剂?
【进行实验】用天平称量 氧化铜,取 5mL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操作
结论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 2 ) 步 骤 ① 的 目 的是 。
( 3 ) 步 骤 ④ 对 应 的 实 验 操 作 是 , 需 用 到 的 玻.璃.仪.器. 有 。
【拓展探究】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作用,其中观察效果最.差.的是 (选填序号)。
6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提出猜想】 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 ②硫酸钠溶液 ③硫酸溶液
④硫酸铵溶液
①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MgSO4
Na2SO4
(NH4)2SO4
H2SO4
溶解度
35.1g
19.5g
75.4g
与水任意比互
溶
②(NH4)2SO4 的水溶液显酸性
( 1 ) 【 实 验 探 究 】 小 明 对 王 老 师 的 提 示 进 行 了 评价 , 原 因是 。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溶液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成立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照
溶液 pH 小于 7
猜想③成立
7
小 雅 对 小 明 实 验 操 作 ② 的 结 论 评 价 是 , 理 由是 ;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猜想④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乙 CO H2O;丙 NH3CO2 H2O;丁 CO2 CO H2O。
你 认 为 同 学 的 猜 想 是 错 误 的 , 理 由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 O2 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A、B 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
( 2 ) 实 验 中 用 纯 净 O2 而 不 用 空 气 的 原 因是 。
(3)实验中观察到 A 中无水 CuSO4 变蓝,B、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
断 同学猜想成立。
( 4 ) 请写出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 、
。
8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钠、氯化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 1 ) 小 明 根 据 标 签 认 为 一 定 不 可 能是 。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哪一种盐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14.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 1 ) 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 2 ) 将 锌 粒 放 入 盛 有 蚁 酸 溶 液 的 试 管 中 , 有 气 泡 产 生 , 该 气 体是 。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 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 A 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 (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 . 装 置 B 中 的 现 象 是 , 装 置 C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为 。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 该装置的缺陷是 , 处理的方法是 。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
9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 中 溶 质 的 化 学 式 可 能 是
(只写一种)。
15.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发现由于忘记了滴加酚酞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小明说:溶质只有硫酸钠;小刚说:溶质除了硫酸钠外还有硫酸;小丽想了想, 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除了硫酸钠外还有 .
为了证明大家的猜想,小明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小明和小刚说小丽的猜想是不正确.
(1)你认为小明和小刚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
(2)为了进一步探究小明和小刚的猜想哪个正确,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写出实 验 步 骤 、 现 象 和 结论) .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常常滴加酚酞溶液而不用石蕊溶液的原因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16.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 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1)写出 C 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
(2)①一定有 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实验一:如图 1 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实验二;如图 2 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3)实验一,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 ( 填 元 素 符 号 ) . 实 验 二 , 观 察 到 烧 杯 内 壁 附 着的 ,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4)实验一和实验二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 元素,因为 .
(5)写出 C 的两条化学性质 .
10
2021年中考化学压轴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