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1-1动量(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1-1动量(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1节动量
重点+难点
核心素养解读
1 ,通过实验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
量变化量.
.物理观念:动量的概念的生成 过程。
.科学探究:探究碰撞中的守恒 量
知识点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质量大的。球与静止的B球碰撞,5球获得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碰前C球的速 度,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之和(填“相等”或“不相等)
.由教材第3页小车碰撞实验中记录的数据知:两小车碰撞前后,动能之和(填“相等,,或“不相 等”),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
知识点二动量
.动量
(1)定义:物体的 和—的乘积.
(2)公式:p=,单位:kg-m/s.
(3)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填“矢"或"标”)量,方向与—相同,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动量的变化量
(1)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矢量式).
⑵动量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的运算:选定一个正方向,动量、动量的变化量用 的数值表
示,从而将矢量运算转化为—运算,此时的正、负号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易错易混点一对动量的理解
易错易混点对动量和动量的变化量认识不清。
,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周轨道,圆心。在S的正上方,在。和P两
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和4从同一时刻开始⑼自由下落力沿圆弧下滑,则 ()
Aa与h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同
B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同
。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同
,它们从各自起点到S点的动量的变化相同
L对动量的理解
⑴瞬时性:物体的动量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动量,动量的大小可用表示.
⑵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
⑶相对性:因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故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1)表达式:Ap=p2—Pl.
该式为矢量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当P2、P1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 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⑵方向: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在合力为恒力的情况下,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也与物体加速 度的方向相同,即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一个平抛,一个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它
们落地的过程中,这两个小球的()
C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动量与动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动量相同时动能一定相同,但动能相同时, 动量不一定相同.
.联系:动量和动能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大小关系为&=4或〃=灰瓦.
易错易混点二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例3.(多选)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关于实验结论的说明,正确的是()
“不变量”即可,结论对其他情景也同样适用
“不变量”还不够,其他情景未必适用
“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
“不变量”,具有偶然性,结论还需要检验
从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此实验中两辆小车碰撞前后,动能之和并不相等,但是质量与速度的
乘积之和却基本不变。
针对训练
.在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C挡光片的宽度
.(多选)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利用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碰撞另一辆静止小车实现一维 碰撞,下列操作和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改变两车的质量
,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粘在一起
,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
,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3.(多选)在利用摆球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关于测量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且等长
,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撞前的速度
,且质量相同
,动量始终保持不变的是()
,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不变
,每次荡起的高度保持不变
5 .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
,其动量一定不变
,其速度一定越大
,其惯性也一定大
.(多选)关于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动量的增量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动量的增量△〃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动量的增量为零
,动量的增量一定不为零
.如图所示,p、p,分别表示物体被作用前、后的动量,短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15 kg・m/s,长线表示的动 ,箭头表示动量的方向。在下列四种情况中,物体动量改变量相同的是()
—P > _p_.
9 一1 ‘一'
P PPP
< > < A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多选) kg的物体,运动速度为3 m/s,它在一个变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速 度大小变为7 m/s,则这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为()
kg・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kg・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kg・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初速度不为零且只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力,则 ()
.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 ()
,动能始终不变
,动量始终不变
1L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气垫导轨水平放置,挡光板宽度为d= mm,两滑块被弹簧 (图中未画出)弹开后,左侧滑块通过左侧光电计时器, s,右侧滑块通过右侧光电计 时器,记录时间为力= s,左侧滑块质量为m\-\ kg,右侧滑块质量为m2= kg,两滑块质量与速度的
乘积的矢量和7721 VI4-/712V2=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
。(以水平向左为正
方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
12."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撞针
打点计时器
长木板
小车、橡皮泥小车
纸带
| । j
、小木块
c d e
cm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⑵若获得的纸带如图乙所示,从〃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b、c、d、e都为计数点,并 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分别为M=、/?c-> cd=25A cm> de= cm,已测得小车A(含橡皮
泥) kg,小车3(含撞针)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系统总动量为
,碰后系统总动量为
kg-m/so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3 .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上滑块间的碰撞来寻找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如下(“+”“,表示速度方向):
实验1: 使机产加2= kg,让运动的滑块1(质量为加1)碰静止的滑块2(质量为m2),碰后两个滑块分开,数据如
表1
碰前
碰后
滑块1
滑块2
滑块1
滑块2
速度
+
0
0
+
v/(m-s-1)
根据这个实验可推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⑴碰前物体的速度(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速度;
⑵碰前物体的动能(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动能;
(3)碰前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mv(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 的乘积mvo
实验2:
使机产加2= kg,让运动的滑块1(质量为如)碰静止的滑块2(质量为加)碰后两滑块一起运动,数据 如表2o
表2
碰前
碰后
滑块1
滑块2
滑块1
滑块21
速度
+
0
+
+
v/(m«s-1)
根据这个实验可推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⑴碰前物体的速度(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速度的矢量和;
⑵碰前物体的动能(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动能的和;
(3)碰前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mv(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 的乘积mv的矢量和。
实验3:
使2见刁%2= kg,让运动的滑块1(质量为加)碰静止的滑块2(质量为"22),碰后两滑块分开,数据如表
3o
表3
碰前
碰后
滑块1
滑块2
滑块1
滑块2
速度
以m・s")
+
0
-
+
根据实验数据可推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⑴碰前物体的速度(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速度的矢量和;
⑵碰前物体的动能(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动能的和;
(3)碰前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mv(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 的乘积mv的矢量和。
该同学还进行了其他情景的实验,最终在实验中发现的“不变量”是 。
1-1动量(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