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线与角课教学设计(共13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线与角课教学设计(共1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线与角课教学设计(共13篇)
篇1:线与角课教学设计
线与角整理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整理课
、射线、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平行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量角、画角垂直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在观察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积累学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使学生经历回顾以学过内容,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用知识图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并能灵活应用。
灵活应用知识解题。
学生自己整理的知识图一张。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进入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学习的六年级学生,相对第一阶段而言,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从不同方位洞察立体图形所发生的变化,对角的认识及直角、钝角、锐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交流整理图
(一)学生解读各自的整理图。(3分钟)
(二)小组内欣赏与交流组员的整理图(4分钟)
(三)评选出本组最有创意(满意)的整理图。组员说出评选此图的理由。(8分钟)
二、反思知识点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线与角的知识有了个了解,回忆一下,当初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哪些你是感觉最难掌握,到现在还觉得是个难点的?
三、检查知识面(23分钟)
。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2)学生欣赏图片。
,至少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学生现场拿纸条,做试验来证明结果。
(如右图),为什么人们通常选择中间的直路?
(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答案。
(2)学生说理由。
四、量出下面的角的度数。
(1)小组里说说测量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测量角的方法。
(3)学生动手测量角的度数。
(4)比较角的大小。
。
(1)小组里说说画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画角的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画角。
(4)利用三角板画特殊的角。
请你做设计师:
在我们张家边“一加一”商场旁边,一个叫“至尊豪苑”的楼盘刚刚落成(出示图),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在进行周边的生活设施建设,请你做设计师:
、B两个小区各接一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怎样接管道最节省?在图中画出来。
,他们有几种设想(如图),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花基形状呢?该怎样向工人具体介绍你的意图?
五、快乐收获(2分钟)
篇2:《线与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7面“整理与反思”的前半部分,第98——99页“练习与实践”第7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平行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量角、画角垂直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在观察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线和角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积累学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以学过内容,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用知识图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知识解题。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整理的知识图一张。
教学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学习的六年级学生,相对第一阶段而言,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从不同方位洞察立体图形所发生的变化,对角的认识及直角、钝角、锐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交流整理图。
(一)学生解读各自的整理图。(3分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遵循这一理念,此环节的教学,我始终想方设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并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进去。而且通过小组交流,个别学生交流,大大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小组内欣赏与交流组员的整理图(4分钟)。
(三)评选出本组最有创意(满意)的整理图。组员说出评选此图的理由。(8分钟)
通过让学生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学习方法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二、反思知识点。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线与角的知识有了个了解,回忆一下,当初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哪些你是感觉最难掌握,到现在还觉得是个难点的?
此环节放在学生们已自行整理知识后,但因为有个搜集的过程,可能很多学生会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所以很有必要引导学生查缺被漏,对自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回顾。
三、检查知识面(23分钟)。
1、请你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2)学生欣赏图片。
2、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墙上,至少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学生现场拿纸条,做试验来证明结果。
3、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为什么人们通常选择中间的直路?
(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答案。
(2)学生说理由。
四、量出下面的角的度数。
(1)小组里说说测量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测量角的方法。
(3)学生动手测量角的度数。
(4)比较角的大小。
5、画一个120度的角。
(1)小组里说说画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画角的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画角。
(4)利用三角板画特殊的角。
6、提升知识层。
请你做设计师:在我们张家边“一加一”商场旁边,一个叫“至尊豪苑”的楼盘刚刚落成,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在进行周边的生活设施建设,请你做设计师:
(1)在天然气主管道两侧的A、B两个小区各接一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怎样接管道最节省?在图中画出来。
(2)在天然气管道上面要建一个花基,他们有几种设想,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花基形状呢?该怎样向工人具体介绍你的意图?
通过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练习巩固线与角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快乐收获(2分钟)。
留出时空给予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鼓励学生学有所思,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有实效的复习。
篇3:《线与角》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渗透分类思想。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及直角、锐角、钝角
—————————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认识
●平行线和垂线的认识
●平角、周角的认识
●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à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等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对于这些内容,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的最大不同是加强了操作活动。例如,对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教材突破原来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平行线的认识上,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过程,引出互相平行的概念。这样安排不仅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也为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样,垂线的认识也是在学生摆铅笔的过程中,首先认识相交,然后再对相交中的特殊现象进行重点的分析,从而引出垂线的概念。角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本单元认识的角主要是平角与周角,为此,教材中呈现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固定其中的一根,旋转另一根的活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的学习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概括出量角与画角的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机会较多,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
直线、线段、射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因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
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教材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中哪几条棱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
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量角器量角与画角中,教材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认识抽象图形提供直观支撑。
2025年线与角课教学设计(共1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