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语文教案[实用6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语文教案[实用6篇] 】是由【feife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语文教案[实用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语文教案[实用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相识7个生字和9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知道祖国的江南是“鱼米乡。”
  教学重点:
  1.通过读课文,知道祖国的江南是“鱼米乡”。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祖国江南风光的美,知道祖国江南是“鱼米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日我们学习第5课。板书课题:“小竹排在画中游”。齐读课题。你们知道小竹排什么样吗?请学生把自己查找的有关小竹排的图片让同学们看一看。再请同学看录相,老师做适当的讲解:这就是小竹排,有的地方称它为竹筏,是用竹子做成的,把好几根竹子并排捆起来,放在水里跟船一样,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你们看小竹排在水里飘流的样子,坐在上面肯定很好玩。小竹排在水里游,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留意把每个字音读打算。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诞生字和会认的字,把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订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
  5.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带拼音的卡片)。
  三、朗读课文
  1.自己轻声读全文,标出一共有几句话。(3句)
  2.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
  (2)出示书中插图:提问:什么是顺水流?让学生到图前指一指。
  (3)假如你坐在小竹排上,小竹排顺水往前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鸟儿在枝头歌颂,你会是什么心情?即这句话应当怎样读呢?
  板书:鸟唱鱼游
  (4)自己试着读一读。
  (5)同桌同学相互读,相互评议。
  (6)指名读,读后评议。
  (7)学生假如读得不到位,老师可范读。
  3.学习第2句:
  (1)师:小竹排接着地前行,你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第2句。
  (3)提问:看图:两岸指的是哪儿呀!到图上指一指。从哪儿看出树木密呀?板书:树木 密
  (4)老师指图:这是什么?(禾苗)“禾苗”指的是什么?禾苗长得怎么样?书中怎么说?板书:禾苗 绿
  (5)指名读第2句。










  (6)树木这么茂密,禾苗长得这么好!你们的`心情怎样?想想应当怎样读,自己试一试。
  (7)指名读,老师指导读。
  (8)再指名读。
  (9)把一二句连起来读一读,练习背诵。
  4.学习第3句:
  (1)老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么美的地方是哪儿吗?
  (2)自己出声读读第3句。
  (3)老师让学生质疑不明的地方?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江南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4)请知道的学生给大家讲一讲。老师可作补充:江南是我国的南方,那里的水许多,气候暖和,所以江南的鱼虾许多,大米又多又好,因此人们就把江南称为鱼米乡。
  (5)看江南有关的录相。
  (6)提问: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组织学生探讨。板书:画中游。
  5.请学生读全文,读出江南的漂亮和对江南的酷爱之情。
  四、背诵课文。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五、拓展训练:
  结合课后第3题,发挥学生的想象,把“鸟儿唱,鱼儿游”画一画。画后展览。
语文教案 篇2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秋天”来编排,共选入六篇课文(古诗有两篇),体裁多样,内容非常丰富。整组教材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会了大自然的宏大与奇妙。










  《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漂亮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详细情景画面进行教学。真正理解了词意,专心来感受,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漂亮图画,道出了劳动创建美的真谛。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调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洁几笔,便把丰收的喧闹情景与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了。
  《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建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多因其外貌而得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漂亮的童话。
  《植物妈妈有方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会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羡大自然的奇异。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首描写深秋季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枯叶飘,但枫叶似火。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
  《语文园地一》激励孩子们由文中走进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觉美、创建美、展示美!
  
  1、相识61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引导学生发觉识字规律。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觉美,在头脑中出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专心领会大自然的漂亮与奇妙。










  3、了解秋天景物的特点,知道秋天里事物的改变,喜爱视察秋天,喜爱秋天这个季节。
  4、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觉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1、引导学生发觉汉字规律,自己总结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示和沟通,激发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爱好。
  2、通过学习课文和实地视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秋天,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1、注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育成就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育学生自主识字的爱好和实力。
  2、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培育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实力。
  3、语文实践活动要跟课内所学的东西有肯定联系,形式要活泼多样,引起学生学习的爱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
  4、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说话练习,激发爱好,勾起话题,留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注意培育学生说话实力。
  5、打破传统古诗文教学逐字逐句讲解的做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自读自悟。古诗文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上,诗的意境则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和感悟。
  
  识字11课时
  1、秋天的图画2课时
  2、黄山奇石2课时










  3、植物妈妈有方法2课时
  4、古诗两首2课时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上海的建设新貌及上海的建设已起先迈向世界先进水平,从而坚信的改革开放政策,激发学生酷爱家乡,为家乡绚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刻苦熬炼的感情。
  2、熟识作者在参观上海新客站时的所见所闻,简要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是按参观依次介绍的,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庄重高雅、蔚为壮丽、恢宏”等词语,会用“宽敞”、“特别”、“无奇不有”造句。
  5、积累词语,摘录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教学重点:
  1.借助填表简要复述课文。
  2.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介绍上海新客站。(板书:上海新客站)
  上海新客站在八十年头是建筑史上最辉煌、最绚丽的创举。它采纳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整个车站显得气概恢宏,造型新颖,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它为南来北往的旅客了极大的便利和舒适,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揭示课题。(补充完整课题,带着开心心情读题。)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到上海新客站参观、访问,看看他介绍新客站哪些地点?
  二、范读课文
  思索:上海新客站的特点是什么?用“——”划出有关词语。
  (板书:宏伟的现代化建筑群)
  三、自学课文
  1.自学字词。
  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有重点地查阅字典。
  2.读通课文,完成练习。
  课文按(参观先后)依次叙述,其中第2节到第5节详细介绍了南广场、南大厅、上层候车廊道、(人行)地道和北广场。
  四、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领读生字,留意前后鼻音。
  留意字形:敞、镶
  2.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3.指名完成填空,齐读。
  4.给课文分段。(按参观前。参观时,参观后分为三段。)
  五、学习第一、第三段
  1.女生读第一段,男生读第三段,想想:人们为什么把新客站称为上海“陆上新大门”?
  2.师:这就是上海新客站的重要地位。课文第一、第三段概括写了新客站的特点和地位,在结构上起了前呼后应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第三段。
  师述:作者在这五个地点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他又是怎样奇妙地连接这五个地点呢?下节课,我们将深化学习其次段。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海新客站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哪些地点呢?
  3.课文中有五句过渡句,分别将这五个地点奇妙地连接在一起,使全文连接紧密,过渡自然。齐读五句话。
  过渡:当我们来到车站南广场时,拾头看到什么?
  板书:看到的
  二、学习课文第2节
  1.默读第2节,用“··”点出小作者在南广场
  看到哪些建筑物?用“。。”圈出有关能反映这些景物具有宏伟的,现代化特点的词语。
  2.出示课后习题l的表格,结合学生沟通板书。
  地点看到的
  南广场主站屋、大钟、喷水池
  3.重点理解“庄重高雅、造型新颖,蔚为壮丽”
  4.师引读:当我们来到车站南广场时,抬头看到了庄重典型的——(主站屋),古堡式的——(大钟),造型新颖的——(喷水池),合为一体,蔚为壮丽。
  5.简要复述这小节内容。










  过渡:南广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宏伟的,现代化的。之后,我又跟随妈妈步入南大厅。
  三、学习课文第3节
  1.指名读过渡句2。
  (1)理解“气概恢宏”。
  (2)这句话在这一节中起什么作用?
  2.围绕“气概恢宏”,作者是怎样写详细的,默读第3节,用“··”点出作者看到的景物,用“~~”划出“我”听到的语句。
  板书:听到的
  (1)完成表格中其次行内容。
  (2)结合沟通板书。
  地点看到的
  南大厅吸顶灯、候车室、自动扶梯一般候车室母子候车室
  3.师引读板书。
  我跟随妈妈步入南大厅,大厅气概恢宏。我不仅看到——(吸顶灯、候车室和自动扶梯),而且听到妈妈对(——候车室)的介绍。
  4.简要复述这一节内容。
  过渡:巡游完毕南大厅,“我”又来到上层候车廊道里,妈妈一面带我参观,一面告知我什么呢?
  四、学习第4小节
  1.指名读第4节,思索,这一节主要介绍什么?
  (理解“无奇不有”)
  2.用“——”划出上层候车廊道里无奇不有的设备,并说明白它们的作用。










  3.指名读句。(理解“数一数二,媲美”的意思。)
  4.独立完成表格中第三行内容。
  5.师引读。
  在上层的候车廊道里,妈妈一面带我参观,一面告知我——(这里的设备应用完有),我看到(自动显示翻牌,电视问讯台等)。这样的规模设备——(国内数一数二,国外为数不多)。
  6.简要复述第4节内容。
  过渡,穿过廊道,我和妈妈顺着铺有粉红色地砖的3号站台走去。在人行地道,我又耳闻目睹到什么呢?
  五、学习第5小节
  1.默读,独立完成表格,同桌简要复述这一节。
  2.联系上下文理解“钻”、“昌”。(前呼后应,点出新客站“现代化”。)
  3.齐读第5节。
  六、全文
  上海新客站在八十年头堪称全国一流。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今日,当你再次步入新客站时又会有很多惊人的发觉和面貌一新的感觉。
  你们不妨再到那儿去走一走,看一看,拿起手中的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出一今日上海新客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填写词语,练习按笔顺规则把字写规范。
  ,写好铅笔字。
  《九九歌》,丰富自然学问的积累。
  ,绽开合志向象,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2025年语文教案[实用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