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分类
  2、名句积累
  3、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和答题技巧
  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法,竞赛探究,诵读法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方法及答题技巧、名句积累默写
  教具打算:
  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一)资料链接:走进诗歌,了解分类
  1、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描写某物,从而抒发自己心志。
  ③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改变的感
  ④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2、请你根据以上的内容各举一例,写出诗词曲的名称,别忘了作者。
  (二)方法指引:学习诗歌,我能做到以下几点:
  看:看题目,看作者,看出处,看背景,看课下注释与资料,看课前提示
  读:读诗、诵诗、背诗
  写:默写
  品:重点词句(主旨句修词句写景句等)
  用:学以致用,陶冶情感
  二、讲学新课:
  (一)请发挥你的聪慧才智,用最美丽的语言,为本节课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场白吧,一两句也行啊。
  (二)如何做好古诗词鉴赏题?(驾驭方法、镇静做题)
  老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归纳考点及答题的技巧:例如:
  1、《钱塘湖春行》
  (1)诗中有一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你指出来并说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最爱”干脆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宠爱和赞美。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的妩媚动人,生气勃勃,请你从用词具有表现力角度加以品析。
  答: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初春的漂亮画面,使初春的漂亮景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答:本诗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
  (2)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当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4分)
  示例1: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暗”字,隐隐隐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作者感受之深,乡思之切。
  示例2: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感受之深,乡思之切。
  (三)合作探究:在学生探究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如何审题——分析考点
  (1)品尝关键词句
  (2)理解内容情感
  (3)赏析表达技巧
  2、怎样答题——驾驭基本的答题格式与思路
  一般格式:(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果)+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1、品尝关键词句
  这类题多以诗词中有特色的字词或句子作为考察对象,这些字词或句子在诗词中具有特别的作用或效果,因而值得品尝。
  2、理解内容情感
  (1)爱国
  (2)思乡
  (3)惜别
  (4)明珠暗投
  (5)对现实黑暗不满
  (6)酷爱大自然
  3、赏析表达技巧
  诗词的表达技巧有许多,如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争论。(说明)
  (2)修辞手法:比方、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用典等。
  (3)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4)语言特点:含蓄、直露、平实、高雅、华丽、雄浑、沉郁、自然、清爽、美丽、质朴、风趣等。
  (5)表达技巧的作用:深化主旨、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美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意深等。
  三:当堂检测:(举一反三,巩固提高,学以致用)
  (一)积累名句,理解默写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敞,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
  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初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
  6、《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是哪两句:
  7、崔颢《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之意境相仿的马致远的曲中有一句也表现了游子的悲苦心情,请写出这句诗: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夜雨寄北》中诗人设想回到长安与亲人秉烛夜谈的诗句是:
  10、《泊秦淮》中讽刺达官贵人不图国家兴盛,沉迷享乐的诗句是:
  (二)赏析诗歌,驾驭方法及表达技巧:
  1、《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1)酬的意思是:
  (2)请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诗虽含悲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过零丁洋》
  (1)首联写了哪几件事?
  (2)赏析颔联的妙处。
  (3)说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3、《春望》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
  (2)请绽开想象,描述最终一联所呈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找出词中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并理解这个句子
  四、才智大比拼,狭路相逢勇者胜
  1、请收集初中古诗词中全部写“月”的名句。
  2、请你找出古诗词中异样的美如:与“春、雨、送别、哲理”等有关的名句等
  五、作业设计
  (一)我积累的名句有:
  (二)规范表达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亲射虎,看孙郎。
  (三)请你为九年级文言文《蒹葭》设计一篇学案,老师信任你肯定行!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老师寄语:我没有做到最好,但我做到了更好,今日我也学会了:
  如:我学会了学习诗词的方法:
  我知道了古诗词的考点:
  我明白了诗词的答题格式与技巧:
  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学了本节课后,我想说……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2










  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尝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们酷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尝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们了解自然,酷爱自然,敬重自然。
  一、 导入。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今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闻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阅读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初读熟识全诗:
  1、听录音,要求学生们正音正字;
  2、生齐读;正音正字
  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嘹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师范读,学生们思索: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三、读读讲讲问问。
  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细致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已起先衔泥筑巢,一片生气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万紫千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到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哪句诗说明诗人已沉醉在美妙的湖光山色之中了?(“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沉醉在这美妙的湖光山色中了。)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3
  一、导入 。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国最闻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阅读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细致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到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立刻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万紫千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问:最终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用抒情方式)这两句颇有韵味,能品尝出来吗?诗人最宠爱的是什么?(在白沙堤的`绿杨阴里按辔徐行,可是开头只指出方位,“湖东”,面积太大了,为什么诗人“最爱”呢?到最终才点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征,这就耐人寻味了。)
  三、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行”字写得好,才能见出骑马游春的乐趣。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终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2025年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872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