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和处理.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和处理 】是由【wyj19921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和处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 临床意义和处理
晚近,对能延长QT间期并能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Tdp, torsade de pointes)的药物十分注意。
几种药物如特非那定、西沙比利和格帕沙星(grepafloxacin)因为它们可直接造成心电图异常或产生严重心脏毒性而被撤出市场。
本文评述了可能会引起QT间期延长或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可能的机制和处理原则。对内科医生和药剂师可能会有些帮助。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以心室肌细胞为例,整个动作电位可分成5个相。
01
O相:钠通过快速通道快速内流。胞内电位由静息状态下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
02
1相:快速钠通道关闭,立即开始复极。膜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主要由Cl-内流所致。
03
2相:此后复极过程就变得非常缓慢,膜内电位下降速度大为减少,基本上停滞在0mv左右,细胞膜内外侧呈等电位状态。此相所涉及的离子流较复杂,一般认为是由于K+的缓慢外流和Ca2+的缓慢内流所致。
3相:膜内电位由0mv左右较快地下降到-90mv,膜静息电位确定。完成复极化过程。它是由于K+的快速外流所引起。
4相:是复极完毕,膜电位恢复后的时期。4相时膜电位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钠钾平衡,因此,4相又称为静息相。
图1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心电描记器的波形和间期:图2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在心电图上的反映。这些波形包括:
P波(心房除极化)
QRS波群(心室除极化)
T波(心室复极化)
U波(图中未显示,它沿着T波延长,代表浦肯野纤维复极和心室松弛。)心电图的间期也很重要。PR间期是心房除极化和脉冲从房室接合点传播的时间。
QT间期是心室除极化和随后复极化的时间。
(即是从QRS波群到T波终末的时间间隔)
健康心组织的QT间期是400msec左右;经心率校正的间期称QTc,一般为440msec。
图2 心电图的波形和间期
QT间期延长的易感因素
QT间期延长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和继发性(获得性)两种形式。
原发性QT间期延长包括能产生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的基因突变及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原因是钠离子流入太多或钾离子流出不充分,致细胞内阳离子过量并使心室复极延长。这些改变可产生早期后除极化,可能导致室性心律失常。
继发性(获得性)QT间期延长可由代谢异常(如急性低钾血症)、疾病(如心肌炎、蛛网膜下出血)和药物所引起。当一种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药物给药时,下列易感因素必须考虑:
添加标题
营养改变(神经性食欲缺乏、饥饿、酒精中毒)
01
添加标题
心动过缓(<50次/分)
02
添加标题
脑血管疾病(颅内和蛛网膜下出血、中风、颅内创伤)
03
添加标题
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
04
添加标题
糖尿病
05
老年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
女性
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肥大或扩张)
高血压
低血糖
低温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肌缺血或梗死
肥胖
中毒(砷、有机磷、神经气体)
垂体功能不足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和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99215
  • 文件大小2.99 M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