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FZ T 12041-2024《芳纶色纺纱线》.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FZ T 12041-2024《芳纶色纺纱线》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FZ T 12041-2024《芳纶色纺纱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ICS
CCS W 12
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 12041—××××
代替 FZ/T 12041—2013
芳纶色纺纱线
Aramid coloured spun yarn
(报批稿)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 .
FZ/T 1204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FZ/T 12041—2013《芳纶色纺纱线》,与 FZ/T 12041—2013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单纱“千米棉结(+200%)”考核项目(见表 1、表 3);
——增加了股线“条干不匀变异系数”、“捻度变异系数”考核项目(见表 2、表 4),删除了股线“十
万米纱疵”考核项目(见 2013 年版的表 2、表 4);
——更改了间位芳纶色纺纱断裂强度、条干不匀变异系数指标(见表 1,2013 年版的表 1);
——更改了间位芳纶色纺线断裂强度指标(见表 2,2013 年版的表 2);
——更改了间位芳纶/对位芳纶混纺色纺纱十万米纱疵指标(见表 3,2013 年版的表 3);
——增加了间位芳纶/对位芳纶混纺色纺纱线“~”、“×2tex~×2tex”线
密度范围考核指标(见表 3、表 4),增加了间位芳纶/对位芳纶混纺色纺纱线纤维含量指标(见 );
——更改了芳纶色纺纱线耐湿摩擦色牢度指标(见 ,2013 年版的 ),增加了同批
内色差要求(见 );
——删除了取样规定、试样结果的表示,按照各试验方法要求执行(见 2013 年版的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常熟市宝沣特种纤维
有限公司、山东联润色纺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市奥博纺织制线有限公司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西全、周绪波、段丽慧、王新华、宋静、李向东、董荣荣、李杰。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 年首次发布为 FZ/T 12041—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 .
FZ/T 12041—××××
芳纶色纺纱线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芳纶色纺纱线的产品分类、标记、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等方面的内容,描
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环锭纺间位芳纶(中长型)色纺纱线及间位芳纶与对位芳纶(中长型)(对位芳纶含
量 25%以下)混纺色纺纱线,含导电纤维的芳纶色纺纱线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纺织品 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 1 部分:电容法
GB/T 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 法)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 3922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 4743—2009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FZ/T 01050—1997 纺织品 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 电容式
FZ/T 10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标志与包装
FZ/T 10021—2013 色纺纱线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间位芳纶 meta-aramid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甲胺纤维
芳纶 1313
由酰胺基团相互连接间位苯环所构成的线性大分子,其中至少 85%的酰胺键是直接连在两个苯环
间位之间。
[来源:GB/T 31889—2015,]
1 : .
FZ/T 12041—××××

对位芳纶 para-aramid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
芳纶1414
由酰胺基团相互连接苯环对位所构成的线型大分子组成的纤维。其中,至少85%的酰胺键是直接连
在两个苯环对位之间。
[来源:GB/T 35442—2017,]

热稳定性 thermal stability
纱线在一定温度影响下形态的变化。
4 产品分类、标记
芳纶色纺纱线以不同颜色、混纺比及线密度分类。
芳纶色纺纱线按纤维混合种类的不同,分为间位芳纶色纺纱线和间位芳纶与对位芳纶混纺色纺纱
线。
间位芳纶原料代号为:FL1313,对位芳纶原料代号为:FL1414。
芳纶色纺纱线标记时,在线密度前标明纱线的颜色(或代号)、原料名称(或代号)及其混纺比。
示例 1:藏青色 tex 间位芳纶色纺纱,可写为:藏青色 FL1313 tex。
示例 2:藏青色 tex 间位芳纶/对位芳纶混纺色纺纱,间位芳纶含量 95%,对位芳纶含量 5%,可写为:藏青色
FL1313/FL1414 95/5 tex。
5 要求
分等规定
同一原料、同一色号、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
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
芳纶色纺纱线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
技术要求
芳纶色纺纱线技术要求
间位芳纶色纺纱技术要求按表 1 规定。
间位芳纶色纺线技术要求按表 2 规定。
间位芳纶/对位芳纶混纺色纺纱技术要求按表 3 规定。
间位芳纶/对位芳纶混纺色纺线技术要求按表 4 规定。
表 1 间位芳纶色纺纱技术要求
线密度 单纱断裂 单纱断裂 条干不匀 千米棉结 明显色结 十万米
线密度
公称线密度 等 变异系 强度 强力变异 变异系数 (+200%) /(粒/100 纱疵/(个
偏差率 5
tex 级 数/% /(cN/tex) 系数 /% /(个/km) m) /10 m)
/%
≤ ≥ /% ≤ ≤ ≤ ≤ ≤
优 ± 45 8 15
~ 一 ± 50 15 25
二 ± 55 20 -
2 : .
FZ/T 12041—××××
表 1 间位芳纶色纺纱技术要求(续)
线密度 单纱断裂 单纱断裂 条干不匀 千米棉结 明显色结 十万米
线密度 /(粒/100 纱疵/(个
公称线密度 等 变异系 强度 强力变异 变异系数 (+200%) 5
偏差率 m) /10 m)
tex 级 数/% /(cN/tex) 系数 /% /(个/km)
/% ≤ ≤
≤ ≥ /% ≤ ≤ ≤
优 ± 40 8 15
~ 一 ± 45 15 25
二 ± 50 20 -
优 ± 35 8 15
~ 一 ± 40 15 25
二 ± 45 20 -
优 ± 30 8 15
~ 一 ± 35 15 25
二 ± 40 20 -
优 ± 20 8 15
~ 一 ± 25 15 25
二 ± 30 20 -
优 ± 10 8 15
~ 一 ± 15 15 25
二 ± 20 20 -
优 ± 6 8 15
~ 一 ± 10 15 25
二 ± 14 20 -
表 2 间位芳纶色纺线技术要求
等 线密度偏差 线密度变异 单线断裂强 单线断裂强 条干不匀变异 捻度变异
公称线密度 系数/% 度/(cN/tex) 力变异系数 系数/% 系数/%
tex 级 率/%
≤ ≥ /%≤ ≤ ≤
优 ±
×2~×2 一 ±
二 ± - -
优 ±
×2~×2 一 ±

FZ T 12041-2024《芳纶色纺纱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