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是由【ielbcztwz2438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八下课外古诗词(二)
5.《题破山寺后禅院》 6.《送友人》 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卜算子·咏梅》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01.
02.
03.
04.
5.《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简介:
常建:开元进士,(xūyí地名,现江苏),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来到古寺,初升的太子时照着高高的树林。
曲折小径直通幽静的后院,僧人禅房掩映于花木扶疏之间。
美丽山光使鸟儿们鸣啭欢腾,清澈潭影澄净了人心。
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消然寂静,
只能听到寺院里的钟磬声。

理解此诗的意境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曲径”,竹林丛中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代读者赞赏的名句。
02
01
03
04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
“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这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
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以上四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
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和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
本诗描写了什么的景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
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
诗中交待出游的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描写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的诗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诗中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问题: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被公认为千古名句,说说你理解。
这两句引发人丰富的联想和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实写的意义,“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6、全诗的主旨句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7、诗中将自然之趣与人心愉悦融为一体,奏出了一曲和谐而完美的交响乐的诗句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8、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本诗的哪一句: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9、诗的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 )的特点。
清幽/幽美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 文件大小8.16 M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