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QQ账号登录
|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我要上传
首页
浏览
幼儿/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研究生考试
外语学习
资格/认证考试
论文
IT计算机
经济/贸易/财会
管理/人力资源
建筑/环境
汽车/机械/制造
研究报告
办公文档
生活休闲
金融/股票/期货
法律/法学
通信/电子
医学/心理学
行业资料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我的淘豆
我要上传
帮助中心
复制
下载此文档
“非之中”与“在之中”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主体思想比较.docx
文档分类:
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分享到:
1
/
7
下载此文档
搜索
下载此文档
关闭预览
下载提示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同意并开始全文预览
(约 1-6 秒)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 载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享到:
1
/
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非之中”与“在之中”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主体思想比较.docx
该【“非之中”与“在之中”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主体思想比较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非之中”与“在之中”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主体思想比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 -
“非之中”与“在之中”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主体思想比较
一、 引言
引言
在西方哲学史上,语言与存在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们探讨的重要议题。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分别从语言和存在的角度对主体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思想强调语言与现实的分离,认为语言是现实世界的映射,而非现实世界本身。而海德格尔的“在之中”思想则强调主体与存在的紧密联系,认为人的存在是处于世界之中的。两者的思想虽然看似对立,但都试图揭示主体在语言和存在中的位置。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主体思想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存在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思想源于他对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的思考。他认为,语言是工具,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手段。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图像理论”,即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图像与对象的关系。这一理论强调了语言的工具性和有限性,认为语言无法完全表达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语言描述事物,但这些描述往往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涵盖其全部。这种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正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非之中”。
- 3 -
相比之下,海德格尔的“在之中”思想则更加注重主体与存在的互动。他认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在之中”的状态。这种“在之中”的状态意味着人总是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存在,人的存在是世界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存在具有历史性,人的存在与历史紧密相连。例如,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通过分析人的存在方式,揭示了人如何在历史中寻找意义。这种对存在的关注,使得海德格尔的思想与维特根斯坦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在主体思想上有显著的差异,但他们都试图揭示主体在语言和存在中的位置。维特根斯坦通过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强调语言与现实的分离,而海德格尔则通过强调人的存在与世界的互动,揭示了主体在历史中的位置。两者的思想都对后来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对分析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海德格尔的思想则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两位哲学家的主体思想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主体在语言和存在中的复杂关系。
二、 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思想解析
(1)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思想是他对语言哲学的深刻洞察,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逻辑哲学论》中。在这部作品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图像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的本质是图像与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他强调,语言的意义并非由其本身决定,而是由它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和功能所赋予。例如,当我们说“雪是白色的”时,这句话的意义并不在于“雪”和“白色”这两个词本身,而在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对应物。
- 4 -
(2)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思想揭示了语言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他认为,语言并不是用来描述现实,而是用来描述现实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逻辑形式来表达的,而这些逻辑形式是普遍适用的。例如,数学命题中的逻辑关系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是相同的,这意味着数学是超越具体现实的。这种观点与传统的形而上学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往往试图通过语言来构造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
(3)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思想还体现在他对语言使用规则的强调上。他认为,语言的正确使用是理解其意义的关键。在《逻辑哲学论》中,他区分了“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在特定生活形式中的使用。这种观点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语言的意义是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也发生了变化。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的语言哲学和社会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海德格尔的“在之中”思想阐释
(1)海德格尔的“在之中”思想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处于一个“在之中”的状态。这种“在之中”的状态意味着人的存在与周围世界紧密相连,人的存在方式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通过分析人的“先行存在”(Dasein)这一概念,揭示了人的存在是在世界中存在的。他认为,人的存在具有历史性,人的存在与历史紧密相连。例如,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人的存在受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的存在背景。
- 4 -
(2)海德格尔的“在之中”思想强调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他认为,人并非是被动地存在于世界中,而是主动地与世界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人的行为上,还体现在人的思维和情感上。例如,在《在通向语言的道路上》一文中,海德格尔指出,人的存在是一种“在世界之中存在”(Being-in-the-world)的方式,人通过语言与世界沟通,通过实践与世界互动。他以农民为例,说明农民的劳动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农民的存在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类活动的本质是实践性的,人的存在是通过与世界互动来实现的。
(3)海德格尔的“在之中”思想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人的存在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人的存在既受到有限条件的制约,又具有超越有限的可能性。例如,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通过分析“死”这一现象,揭示了人的存在的有限性。然而,他同时也认为,人的存在具有超越有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体现在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意义的追求上。例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反映了人对无限可能性的追求。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为理解人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现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5 -
四、 两者思想的异同对比分析
(1)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思想和海德格尔的“在之中”思想在主体性问题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现实世界的映射,主体在语言活动中是被动接受现实的,语言与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例如,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中,他认为不同的语言游戏对应不同的生活形式,主体在参与这些语言游戏时,实际上是在模仿现实世界的规则。这种观点与海德格尔的“在之中”形成了对比,后者强调主体与世界的紧密联系,认为主体在世界中存在,与世界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例如,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他通过分析“先行存在”的概念,揭示了主体在历史和世界中存在的本质。
(2)在对存在的理解上,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也存在分歧。维特根斯坦认为,存在是可以通过逻辑和语言来确定的,他强调逻辑和语言的普遍性。例如,在《逻辑哲学论》中,他提出了逻辑形式的概念,认为所有可能的现实世界都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而海德格尔则认为,存在是超越语言和逻辑的,他强调存在的多样性和个体性。例如,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他通过分析“存在”这一概念,揭示了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无限性。这种差异在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上也有所体现,维特根斯坦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相对较少,而海德格尔则认为历史和文化是理解存在的关键。
- 6 -
(3)尽管存在差异,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关注主体在语言和存在中的位置,都试图揭示主体与世界的关系。维特根斯坦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揭示了主体与现实的距离,而海德格尔则通过对存在的阐释,强调了主体与世界的一体性。这种相似性在他们的哲学实践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实践中,他强调通过语言游戏来揭示现实,而在海德格尔的哲学实践中,他强调通过存在论的分析来揭示存在的本质。这种实践上的相似性使得他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补充,为我们理解主体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
五、 结论与启示
(1)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思想和海德格尔的“在之中”思想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都为我们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提供了深刻的洞见。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强调了语言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提醒我们在使用语言时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海德格尔的“在之中”则强调了人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启示我们关注人的存在方式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演变。这些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7 -
(2)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对存在的理解面临着新的挑战。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应对这些挑战的视角。维特根斯坦的“非之中”思想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要警惕语言滥用和概念混淆,以保持对现实的准确把握。海德格尔的“在之中”思想则鼓励我们关注人的存在方式,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共生。这些思想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为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则对后来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当今世界,这两位哲学家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存在的复杂性,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总之,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哲学财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非之中”与“在之中”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主体思想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猜你喜欢
丛枝菌根真菌对矿质养分活化作用研究进展
2页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58页
2025年英文简历写作的关键(锦集16篇)
12页
专题讲座教学在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2页
2025年英文开学自我介绍范文大全(锦集14篇)..
14页
不锈钢微丝拉丝机问题分析及改进
2页
中考英语被动语态和现在完成时态经典课件
24页
2025年2023年精选形容心情伤感的句子32条
3页
2025年户型创新高层中式园林住宅研究
15页
2025年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及其整合
4页
2025年2023年简洁的悲伤唯美句子97句
8页
2025年2023年简单的正能量励志的语录56句
6页
2025年2023年简单的古风句子集锦56句
4页
2025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共14篇)
49页
2025年2023年温暖人心的元宵祝福语短信27条
3页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页数
:
7
收藏数
:
0
收藏
顶次数
:
0
顶
上传人
:
小屁孩
文件大小
:
17 KB
时间
:
2025-02-12
相关标签
公交站牌施工方案
地基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防尘治理专项施工方案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屋面防水补漏施工方案
抗拔锚杆施工方案
桥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钢构厂房施工方案
钢花管注浆施工方案
电子围栏系统施工方案
期刊/会议论文
开题报告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社科论文
文学论文
医学论文
艺术论文
法律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通讯论文
论文指导/设计
毕业论文
大学论文
最近更新
动力系统中的方向复杂性
再生微粉风积沙自流平砂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互联网平台“封禁”行为的反垄断规制
基于K-L散度和散度均值的改进矩阵CFAR检测器..
基于IPSO-Elman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
HandyPROBE最新培训手册
基于InDel分子标记的杂草稻籼粳分型技术
GPRS模块技术规范
GLP考核试卷3答案
基于ICEM Surf的汽车引擎盖逆向设计
GCP网络培训-94分
2025年法律文化考试辅导
fdi对内资企业溢出效应
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
2025年法库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建议书
ETCR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记录仪用户手册说..
初等数论教学设计
epc英文合同范本(必备5篇)
ems物流战略策划书3篇
EI论文英文投稿格式
初二期中生物复习
初二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CNG加气站员工安全培训
cha5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综合实训
CA6150车床主轴箱设计(有全套图纸)(可编辑)..
基于GCP方法的地基In SAR大气扰动误差改正分..
基于Gauss指数摩擦模型的3-RPS并联机构动力..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文理解性..
100以内加减法列竖式练习80题
精神类药物新型制剂的研发与安全性评价
在线
客服
微信
客服
意见
反馈
手机
查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