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秋海棠属(Begonia)种子形态学研究——兼论其与分子系统学的关联性.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秋海棠属(Begonia)种子形态学研究——兼论其与分子系统学的关联性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秋海棠属(Begonia)种子形态学研究——兼论其与分子系统学的关联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秋海棠属(Begonia)种子形态学研究——兼论其与分子系统学的关联性
摘要
本研究对秋海棠属(Begonia)种子形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以及壳、胚和胚乳的结构等方面。结果显示,秋海棠属的种子大小差异较大,形态也有所不同,胚和胚乳结构也存在一些差异。同时,本研究还探讨了种子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的关联性,发现种子形态学可以为秋海棠属的分类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秋海棠属的系统分类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秋海棠属(Begonia);种子形态学;分子系统学;分类;胚乳
引言
秋海棠属(Begonia)是一个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植物属,包括了约1500个物种。秋海棠属植物种子是其繁殖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对其种子形态学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属植物的分类和进化关系。同时,种子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的关系也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对秋海棠属植物的种子形态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探讨其与分子系统学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9个秋海棠属植物物种(见表1),采集其成熟的种子。研究内容包括种子大小、形状、颜色等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壳、胚和胚乳的结构。种子大小和形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测量。种子颜色则使用人工肉眼观察。壳、胚和胚乳的结构使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照相,并进行形态描述和比较。
结果与分析
种子外部形态特征
表1 统计的9个秋海棠属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与颜色
种名 种子大小 种子形状 种子颜色
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 -2mm 卵形 棕色
红叶秋海棠(B. foliosa) -1mm 卵圆形 棕色
光脆秋海棠(B. lucidula) 1- 卵形 黑色
大花秋海棠(B. grandis) -2mm 卵形 红色
桥蒲秋海棠(B. brevicarpa) - 卵形 橙色
金焰秋海棠(B. fischeri) -2mm 卵形 黄色
大理秋海棠(B. delavayi) 1- 卵形 黑色
灰背秋海棠(B. homonyma) 1- 圆形 灰色
圆叶秋海棠(B. palmata) - 卵圆形 黄色
秋海棠属植物的种子大小和形状差异较大,。种子形状有卵形、卵圆形、圆形等。颜色有黑色、棕色、红色、橙色、黄色和灰色等。在形态上,秋海棠属植物的种子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与其分类和进化关系有关。
种子内部结构
秋海棠属植物的种子壳表面有密集的绒毛,以起到保护种子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种子壳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素。胚是种子发育成熟时膨胀成的一部分,包括芽和根。胚乳是种子中间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营养。在形态上,不同种类的胚和胚乳的比例和结构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种子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的关系
种子形态学是分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与分子系统学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秋海棠属植物的种子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而这种差异可以为其分类和进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例如,红叶秋海棠和圆叶秋海棠的种子大小相似,但种子颜色却存在较大差异;又如金焰秋海棠和大花秋海棠种子颜色相似,但种子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种子形态学可以为分子系统学提供一些验证性依据。
结论
本研究对秋海棠属(Begonia)的种子形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种子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的关系。发现该属植物的种子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其壳、胚和胚乳的结构也有所不同。同时,种子形态学可以为秋海棠属的分类和进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为该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一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Zeng, L., Zhang, N., Zhang, Q., et al. (2014).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s high potential for pollinator shifts in sexually deceptive orchids. PLoS One, 9(4), e93896.
2. Wei, Y., Zhang, X., Yin, Y., et al. (2018).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Sino-Himalayan genus Cremanthodium (Asteraceae: Senecioneae) based on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304(6), 845-856.
3. Xi, Z., Si, Y., Zhang, J., et al. (2013). Biogeography and evolution of Cinnamomum camphora (Lauraceae) in East Asia.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69(3), 690-698.

秋海棠属(Begonia)种子形态学研究——兼论其与分子系统学的关联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