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统编本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统编本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统编本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标题:统编本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记叙文的教学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为了促进学生对记叙文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写作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上的记叙文内容和教学要求,探讨如何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来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水平。
关键词:统编本、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引言
记叙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文体之一,通过学叙文,学生可以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同时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存在差异,使得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叙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支持。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记叙文内容和教学要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家园、校园、乡村等不同场景下的人物、事情和情感。在教学要求方面,教材中明确拟定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三、记叙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读前策略
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展示与话题相关的图片、引发问题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预估阅读内容:让学生根据标题、插图或关键词等,预测故事的大致情节,增强其参与和阅读的主动性。
(二)读中策略
1. 教师引导阅读:教师通过提问、逐步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并加深对语言运用的逻辑思维。
2.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共同阅读故事,进行交流和合作,互相促进理解和理解情感。
(三)读后策略
1. 听取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感受和体会,加深对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和写作:让学生就故事的情节、人物、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四、教学案例分析
以初中统编本中的一篇记叙文《童年的故事》为例,通过采用上述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展开教学:
(一)读前策略:教师展示一张以“童年”为主题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童年的回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读中策略:教师逐段解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并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三)读后策略: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理解和感受。
五、总结与展望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内容丰富多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可以增加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实践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韩松. 记叙文的教学策略研究[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25-28.
[2] 张燕. 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记叙文的阅读教学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16(07):102-103.
统编本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