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重庆忠县天池自然保护区为例.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重庆忠县天池自然保护区为例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重庆忠县天池自然保护区为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重庆忠县天池自然保护区为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为了人们追求休闲、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之一。天池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四大天池之一,集湖泊、山峰、林场于一体,风景秀丽、物种丰富,因此成为了重庆省内著名的自然保护区。然而,如何在自然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天池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天池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探讨如何实现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的协调发展。
一、天池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价值
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忠县境内,海拔1300-1558米之间,是中国四大天池之一。其在海拔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上行100米地势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形成了不同海拔层的景观。2000年被列为重庆市重点自然保护区,2009年被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池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非常优良,是典型的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和马尾松-青冈林生态系统,大量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包括珍稀濒危物种,如小熊猫、角蜥等。同时,天池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由于其地势独特,冬季天池湖面上结冰严重,因此形成了当地居民的图腾信仰——冰封圣洁。这一信仰不仅铸造了一系列独有的文化习俗,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天池湖面还出土了许多古代遗址和文化遗迹,对于研究当地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天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
天池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少有的基于享乐旅游而成的自然保护区,其风景秀美、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然而,这种基于享乐旅游的经济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规划,可能会导致天池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目前,天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还处于初期,主要旅游形式是自驾游和徒步旅游。因此,在旅游设施方面,除了部分酒店和民宿以外,可供游客住宿的设施相对匮乏。此外,天池自然保护区内部交通不便,游客需要步行或骑自行车进入景区,进一步限制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天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从自然保护的角度出发,应当避免使用对生态环境有害的旅游开发方式,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的协和发展。
1. 加强园区管理
天池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旅游开发规划,并在旅游景区内设立工作站,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此外,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游客的数量和行动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过度开发和游客扰动等问题。
2. 提高游客意识
管理单位应当通过解说和提示牌的形式,向游客宣传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应当鼓励游客遵守公共秩序,不随意乱扔垃圾和损害珍稀植物。
3. 规范旅游开发方式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应当限制车辆通行和搭设电车,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或徒步旅行,以减少车辆尾气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为游客开设专门的步道、木栈道、游步道等,保护丛林和湿地,同时也提高游客体验。
4.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地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增加景区的吸引力,提升旅游品质。如在天池内部建设宾馆、餐厅、观景台等基础设施,方便游客在景区内游玩,同时也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
四、结论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天池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价值,生态旅游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加强旅游管理、教育游客保护环境意识、规范旅游开发方式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天池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与保护的协调发展。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重庆忠县天池自然保护区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k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