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荧光寡核苷酸探针识别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荧光寡核苷酸探针识别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荧光寡核苷酸探针识别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摘要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基因变异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在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荧光寡核苷酸探针已成为当前主要的SNP检测工具之一,因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操作简便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荧光寡核苷酸探针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SNP检测中的应用,并介绍了该技术在SNP识别、检测和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单个和多个SNP分型以及药物代谢相关SNP的探测。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寡核苷酸探针;SNP识别
一、绪论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人类基因组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指的是基因组DNA序列中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每个SNP点有两种等量的亚型(杂合和纯合),所以SNP等于拥有四种等量的基因型。SNP可以位于编码和非编码区域,不同的SNP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药物代谢和毒性等生理过程(Liu et al., 2013)。
SNP与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例如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Matsuzaki et al., 2004;Wang et al., 2015)。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和分析SNP已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任务。目前,常用的SNP分析方法包括基因芯片、酶切长度多态性(RFLP)、序列特定引物放大(PCR-SSP)、普通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RM)、数字PCR等技术(Ferreira-González et al., 2018)。
二、荧光寡核苷酸探针的工作原理
荧光寡核苷酸探针是一种基于核酸杂交技术的新型SNP检测方法。与传统PCR扩增、酶切或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相比,荧光寡核苷酸探针具有操作简便、直接测量靶标多态性、仅需小量样品、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等优点(Liu et al., 2013)。
荧光寡核苷酸探针通常由两个不同的探针组成,一个基因型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一个荧光探针。寡核苷酸探针可以识别单个SNP位点,并具有两种亚型,与两种可能的靶DNA互补结合,其中每个亚型的3'末端配对区域具有不同的序列。荧光探针通过与DNA靶标结合,在荧光增强剂存在的条件下,发出强烈的荧光信号。在回收机制中,3'末端的荧光探针仅与靶DNA互补配对,导致选择荧光探针,“熄灭”其荧光,从而产生不同的荧光强度信号。此外,两组探针都含有荧光能量转移部分,用于在Epi-illumination下激发并发射荧光(Ferreira-González et al., 2018)。
三、荧光寡核苷酸探针的应用
1. SNP识别
荧光寡核苷酸探针可以识别SNP点的不同基因型,根据输出的荧光情况判断样本是否存在SNP。在SNP确定过程中,荧光强度与荧光探针与靶DNA结合的亲和力成正比。在SNP识别之后,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荧光信号的定量和记录,以便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Liu et al., 2013)。
2. SNP检测
荧光寡核苷酸探针可用于SNP的高通量检测和筛选。与传统的芯片和PCR方法相比,荧光寡核苷酸探针可以同时检测多个SNP位点,可以大大提高SNP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与数字PCR等其他技术相比,荧光寡核苷酸探针不需要电泳测定目标DNA产物,使用荧光寡核苷酸探针直接测量靶SNP位点的基因型,简化了处理过程,降低了误差(Ferreira-González et al., 2018)。
3. SNP分析
荧光寡核苷酸探针可用于SNP基因型频率分析和分型。在SNP分型之前,样品DNA通常需要通过PCR扩增。与传统PCR方法相比,荧光寡核苷酸探针不需要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可以直接检测PCR产物中的SNP型号。与基因芯片相比,荧光寡核苷酸探针可以对单个SNP点进行定量,并且在荧光探针和杂交探针的选择上更加灵活(Liu et al., 2013)。
四、结论
荧光寡核苷酸探针作为一种新型SNP检测工具,已在许多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方法相比,荧光寡核苷酸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SNP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荧光寡核苷酸探针不仅可以用于SNP识别和检测,还可以用于SNP分析,包括单个和多个SNP分型以及药物代谢相关SNP的探测。在未来的基因诊断和生物技术应用方面,荧光寡核苷酸探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荧光寡核苷酸探针识别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