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基坑支护设计专项方案完整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坑支护设计专项方案完整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1 -
基坑支护设计专项方案完整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位于我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项目包括地下车库、商业裙房及高层住宅楼,其中地下车库面积为5,000平方米,商业裙房面积为8,000平方米,高层住宅楼面积为17,000平方米。基坑深度约为6米,周边环境复杂,邻近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众多,施工安全风险较大。
(2)基坑支护设计需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施工进度及经济性等因素。地质勘察结果显示,基坑周边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和砂质粉土,地基承载力较低,稳定性较差。项目周边建筑物距离基坑边缘最近约5米,地下管线包括供水、供电、通信和燃气等多种类型,施工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保护。
(3)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设计单位根据相关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基坑支护设计专项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基坑支护结构形式、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及监测要求等内容。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 2 -
二、基坑支护设计原则及要求
(1)基坑支护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原则。安全性是基坑支护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需确保支护结构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发生坍塌、倾斜等事故。可靠性要求设计合理,能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变化。经济性原则要求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成本、工期等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设计方案。环保性原则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2)设计要求支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力学性能需求。具体要求包括:;支撑结构在最大设计荷载下的变形量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值;;基坑底板在最大设计荷载下的沉降量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值。
(3)基坑支护设计还应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针对地下管线等周边环境,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提前对管线进行检测、加固和保护,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对管线造成损坏。同时,应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等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 4 -
三、基坑支护设计计算
(1)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是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以某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该基坑深度为6米,周边地质条件为粉质粘土和砂质粉土,地基承载力为100kPa。根据规范要求,。设计计算中,首先对土体进行了抗剪强度参数的测定,得到C=20kPa,φ=15°。,满足规范要求。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土体抗剪强度参数,计算土体的极限抗滑阻力Tc,Tc=1/2C×B+1/2tanφ×γ×H,其中B为基坑宽度,H为基坑深度,γ为土体重度。代入数据得Tc=120kPa。其次,计算土体的极限抗拔阻力Qc,Qc=1/2tanφ×γ×H,代入数据得Qc=60kPa。最后,根据稳定安全系数公式Ks=Qc/Tc,代入计算得到Ks=,满足规范要求。
(2)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时,还需考虑支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某住宅小区项目为例,该基坑深度为5米,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地下连续墙的强度等级为C30,%。根据规范要求,地下连续墙在最大设计荷载下的变形量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值。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地下连续墙的设计荷载,计算墙体所需的抗压强度。以最大设计荷载为1000kN/m,墙体宽度为1m,计算得到墙体所需的抗压强度为1000kN/m×1m=1000kN/m²。其次,根据强度等级C30,查表得到该等级的抗压强度为30MPa。然后,%,计算墙体所需的配筋面积,得到配筋面积为1000kN/m²/30MPa×%=²。最后,根据配筋面积和墙体宽度,²/1m=,即钢筋直径为6cm。
- 4 -
(3)基坑支护设计计算还需考虑基坑底板的抗隆起和抗沉降性能。以某办公楼项目为例,该基坑深度为7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进行支护。设计要求底板在最大设计荷载下的沉降量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值。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基坑底板下土体的地基承载力为150kPa。其次,根据规范要求,计算底板在最大设计荷载下的沉降量,取沉降量允许值为20mm。然后,根据沉降量允许值和地基承载力,计算底板厚度。采用Boussinesq公式计算,得到底板厚度为h=2×20mm×150kPa/(1-)=200mm。最后,根据底板厚度和设计荷载,计算底板所需的配筋面积,确保其满足抗隆起和抗沉降要求。
四、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首先,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地下管线等信息,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
- 6 -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进行基坑开挖,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以确保土方开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直径为16mm,间距为200mm。墙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墙体质量。
(2)基坑支护施工中,对支撑结构的施工要求严格。支撑结构包括水平支撑和斜支撑,采用槽钢和工字钢作为支撑材料。水平支撑间距为2米,斜支撑间距为3米,支撑长度不小于基坑深度。在支撑结构施工过程中,确保支撑与墙体、土体之间的连接牢固,防止因支撑失效导致基坑坍塌。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首先,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进行水平支撑的安装。采用槽钢作为支撑材料,将槽钢焊接在墙体上,确保槽钢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其次,进行斜支撑的安装,斜支撑与水平支撑呈45°角,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支撑结构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监测工作至关重要。监测内容包括地下连续墙的变形、支撑结构的应力、土体的沉降和位移等。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
具体监测方案如下:首先,在地下连续墙和支撑结构上设置监测点,采用位移计、应力计等仪器进行监测。其次,建立监测数据记录和分析制度,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当监测数据异常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最后,施工结束后,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6 -
五、监测与应急预案
(1)监测是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实时掌握基坑的稳定状态,确保施工安全。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该基坑深度为8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支撑结构进行支护。监测内容包括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倾斜度、支撑结构的应力、土体的沉降和位移等。
具体监测方案如下:在地下连续墙上设置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为2米,采用电子位移计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5mm,未超过规范允许值。同时,对支撑结构的应力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支撑结构的应力在正常范围内。在基坑施工期间,共进行了10次监测,均未发现异常情况。
(2)应急预案是基坑支护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应对突发情况,保障人员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以某住宅小区项目为例,该基坑深度为6米,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众多。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当监测数据异常或出现坍塌、倾斜等险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其次,设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应急行动。在应急预案中,明确了应急物资的储备、救援队伍的组成和救援设备的配置。例如,储备了足够的砂袋、水泵、挖掘机等应急物资。
- 7 -
(3)在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注重实战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对能力。以某办公楼项目为例,该项目基坑深度为7米,施工过程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突发情况下的救援行动。演练内容包括:基坑坍塌时的救援、人员疏散、物资供应等。
具体演练方案如下:首先,模拟基坑坍塌,检验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其次,组织人员疏散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最后,检验应急物资的供应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提供救援物资。通过实战演练,提高了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基坑支护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坑支护设计专项方案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