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和常温约为25°C的效果差别不大。在pH值为7时,针铁矿—细菌—腐殖酸复合体的吸附能力最强,其吸附量也最多。 3. 吸附机制的探讨 分析吸附剂对Cu(Ⅱ)的吸附机制。实验数据显示,在吸附过程中,复合体中的吸附剂表现出了较好的吸附性能。在两小时内,复合体对Cu(Ⅱ)的吸附量增加迅速,在此基础上吸附量增速趋于稳定。吸附反应速率的增加趋势表明:复合体吸附剂和Cu(Ⅱ)之间的吸附反应是非常快速、可逆的。进一步地,吸附过程中的化学吸附是由吸附剂表面的功能团与Cu(Ⅱ)之间的静电作用和配位作用完成的。 结论 本研究使用针铁矿、细菌和腐殖酸为原料形成了复合体,并利用批量吸附实验测试了其对Cu(Ⅱ)的吸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复合体能够有效地吸附Cu(Ⅱ),其中腐殖酸的存在对吸附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针铁矿和细菌则为形成复合体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进一步实验表明,吸附过程是由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部分组成,其中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吸附方式。 参考文献 Sheng PY, Ting YP, Chen JP, et al. (2008)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by a Gram-positive . Life Sci. 8: 486-492. Zhang QX, Yan WD, Zhang HM, et al. (2009)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inary and ternary complexes of humic acid with copper(II) and nickel(II) . Chim. Acta 638: 23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