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集训专题4-溶液及溶解度曲线.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集训专题4-溶液及溶解度曲线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集训专题4-溶液及溶解度曲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专题四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
命题点分类集训
命题点 1 溶液的判断及组成 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乳化
,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豆 油 B. 蔗 糖 C. 面 粉 D. 泥 土
第 2 题图
,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 形管 B 液面降低了一些,A 液面上升了一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烧碱 B. 硝酸铵
C. 食盐 D. 生石灰
,下列洗涤过程中没有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肥皂液洗衣 D. 用沐浴露洗澡
,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 溶剂一定是水
C. 溶质一定是固体 D. 溶液一定是无色
命题点 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与判断)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6 题图
在 40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0%
在 40 ℃时,饱和溶液升温可变成不饱和溶液
40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0 ℃,有固体析出
50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80 ℃,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第 7 题图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t2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氯化钾的溶解度。
(3)要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的方法是 。(4)t1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
问题:
第 8 题图
(1)P 点表示在 t1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 b c(填“>”、“<”或“=”)。 (2)t2 ℃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t2 ℃时,将 40 g b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4)当 b 中含有少量的 a,若要提纯 b,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NaCl、KNO3 的部分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NaCl 的溶解度/g






KNO3 的溶解度/g






(1)NaCl、KNO3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 ;
(2)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取 20 g 氯化钠放入 50 g 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 g;
(3)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每步均充分溶解),可得到饱和溶液的有 (填字母),溶质 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填字母)。
第 9 题图
命 题点 3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
100 g 98%的浓硫酸注入 900 g 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 B. % C. % D. %
,在 100 g 质量分数为 20%的 KNO3 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 10 g KNO3 固体,
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为 30 g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0%
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命题点 4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实验步骤是( )
A. 计算 B. 量取 C. 溶解 D. 蒸发
%的生理盐水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5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后立即盛装配好的氯化钠溶液
用 500 mL 的烧杯量取所需要的水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氯化钠固体 g
氯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 有 (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用托盘天平称 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第 16 题图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
(1)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mL;
(2)上述溶液取 10 g 加水 40 g 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 ____。
3
中考冲刺集训
(时间:45 分钟 满分:3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碘 B. 汽油 C. 白糖 D. 碳酸钙
、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C. 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D. 溶 液都是无色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将 10 g 氯化钠溶于 100 g 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
、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4 题图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t3℃时,75 g 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50 g 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 25%的溶液
(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0℃时,将 2 g 高氯酸钾溶于 98 g 水可配制 2%的溶液
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 40 ℃有结晶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 6 题图
约在 64 ℃时 KCl 和 Na2SO4 的溶解度相等
在室温至 100 ℃区间,随温度升高 Na2SO4 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醋酸钙则相反
4
分离含少量 KCl 的 Na2SO4 溶液,采用先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的方法
在 40 ℃时 40 g KCl 固体溶于 60 g 水得到 40%KCl 溶液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3 分)
(4 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
(7 分)溶液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为了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你的方法是 。
(2)物质的溶解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在下表的①、②实验中任选一个完成表中内容。(可选用的物质有:碘、氯化钾、水、酒精、硝酸钾和汽油。)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3)甲、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在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乙物质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振荡,然后一起放入盛 有水的烧杯中,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如图 2 所示,此时水温为 20 ℃。
第 8 题图
①若向烧杯中的水里加入硝酸铵固体,A 中固体增加,则 A 中的溶质是 (填“甲”或“乙”)。
②若 A、B 中的溶质分别是甲、乙,向烧杯中的水里加入一定量 NaOH 固体后,比较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对大小 。
(6 分)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
(g/100 g 水)
NaCl





NH4Cl





5
KNO3



110
169
① 20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
第 9 题图 1
② 50 ℃时,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NaCl 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 1,量取 水时应沿 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
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 是 80 ℃含有 120 g 水的 KNO3 溶液。经过如图 2 操作,得到 102 g KNO3 固体。
第 9 题图 2
Ⅰ.A 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a.A 到 B 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69∶100
c.开始析出 KNO3 固体的温度在 60 ℃至 80 ℃之间
d.A 溶液的质量等于 222 g
(6 分)(1)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液度曲线如图 1 所示。据图回答:①30 ℃时,丙的溶解度是 。
②50 ℃时,在 100 g 水中放入 50 g 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第 10 题图 1
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 %)
③若将 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40 ℃(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 。
④将 5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 1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常温下欲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乙溶液,操作如图 2 所示。
第 10 题图 2
6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填对应字母 )。
②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 大”、“偏小”或“无影响”)。
7
阶段测评集训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
(时间:60 分钟 满分: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溶剂不是水的是( )
蔗糖溶液 B. 生理盐水 C. 碘的酒精溶液 D. 稀盐酸
2.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生活中用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
将 FeCl3、蔗糖、汽油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从电解水得到 H2 和 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50 g 质量分数为 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 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 200 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 ①③ B. ②③⑤ C. ③⑤ D. ②④⑤
、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4 题图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t1℃时,a 点表示乙的饱和溶液
甲溶液从 t2℃降温到 t1℃,一定有晶体析出
t2℃时,将甲和乙各 15 g 分别加入到 100 g 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29 分)
(8 分)水在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用途。
(1)硬水和软水常用 来区分;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日常生活中常用
法。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 (填物质名称)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高铁酸钾
(化学式 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可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水是重要的溶剂,配制 2%的氯化钠溶液 500 g,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填 写字母代号)
A. 酒精灯 B. 玻璃棒 C. 烧杯 D. 量筒
E. 托盘天平
(4)除去 NaOH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Na2CO3 杂质,需加入适量的 溶液至不再产 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将滤液 得到 NaOH 固体。
8
(5)现有 20 ℃时 Ca(OH)2 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 CaO,一段时间后得到同温度的溶液乙;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 乙(填“>”、“<”或“=”)。
(4 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6 题图
(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 欲将 t1 ℃ 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可采取的方法:
(任填一种)。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 的方法提纯甲。
(4)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 t2 ℃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或“<”)。
(5 分)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氯化钠的溶解度/g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 度曲线的交点在 (填字母序号)之间。
A. 20 ℃~30 ℃ B. 30 ℃~40 ℃ C. 40 ℃~50 ℃
(2)20 ℃,将 50 g 硝酸钾与 100 g 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升高到 40 ℃,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准确到 %)。
(3)保持温度为 20 ℃,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4 分)(1)已知:水的密度为 g/mL。实验室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 g,需要量取水 。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第 8 题图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8 分)结合水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2)水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列各组物质能用水鉴别的是 。(填字母)
9
第 9 题图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食盐和蔗糖
高锰酸钾和碘
(3)欲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完成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
③称量 ④计算 ⑤量取
(4)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P 点的含义是 。
②在 t2 ℃时,向 30 克 a 物质中加入 50 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克。
③将 t1 ℃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④a 物质中含有少量c 物质,可用 方法提纯a 物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8 分)
(8 分)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15 g,加入 180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 100 g 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 g 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损失)。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
专题四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
命题点分类集训
命题点 1 溶液的判断及组成 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乳化
1. B 2. B 3. A 4. A
命题点 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与判断)
5. B 6. C
7. (1)氯化钾(或 KCl ) (2)>
(3)升高温度(4)20%
8. (1)= (2)b>a>c (3)75 g
(4)降温(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9. (1) KNO3 (2) g 68 (3)AC B
命题点 3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0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集训专题4-溶液及溶解度曲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102 KB
  • 时间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