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论文:浅谈车务站段统计工作的现状和前景
[摘要] 通过新形势下铁路企业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透彻分析目前车务站段统计工作存在的弊端。作者从管理体制、基础工作、源点采集、职工素质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并针对统计工作的弊端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统计现状前景
伴随着铁路企业跨越式发展,管理体制改革,运输组织转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统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为领导者提供真实、准确、快速的统计数据,为运输生产决策,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挖掘成本核算,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就成为统计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铁路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
统计工作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铁路统计数据质量不单纯指铁路统计产品的使用性能,还包括对铁路统计产品统计用户需求的程度,即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等,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具有多维外延的综合性指标。
2、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数据反映客观经济事物状态(规模、结构、水平、特征等)以及彼此关联及变化规律的客观真实程度,构成了数据的准确性,它制约着人们认识客观规律的程度。
3、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企业要在高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立足,统计数据应该将其各个方面的变化快速、高效地反映出来,及时有效地反映、预测,并让企业相关管理者运用到决策管理中去。统计数据收集、汇总、加工、公布过程畅通、快捷,才能保证随时提供统计咨询服务。
笔者一直在车务站段从事统计工作,对车务站段的统计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我认为目前车务站段的统计工作普遍存在着以下的弊端:
1、轻视《统计法》,唯指标论英雄
受部局以运输指标考核站段经营成果的影响,企业领导者以追求运输指标超额完成做为工作的重点。某些领导干部置统计法律、法规于不顾,授意统计人员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篡改统计资料,其行为已达到触犯我国《统计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的有关规定。目前车务站段这种违法行为仍在继续进行,并在挖潜提效利益的驱动下有更加严重的趋势。
2、统计管理体制不健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统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统计机构职权不明确,统计关系不捋顺,统计监督职能就会被削弱,统计服务水平难以提高。某些基层站段不配备统计人员,不划分统计职责范围,不给统计人员应有的待遇。统计管理人员日常忙于统计数据的加工整理,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统计检查工作。在这种工作状态下,统计水平如何提高?
3、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抓好基础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们的统计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计规章制度不健全。
以《铁路货车统计规则》为例(以下简称《统规》)。《统规》的修订不能满足铁路改革发展的需要。最新版《统规》是2008年修订的,与前一版相比(2000年修订)时隔8年,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撤销分局,站段重组,成立专业运输公司,运输组织转变等一系列的变革,《统规》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今最新版的《统规》也已实行两年多了,而规章制度仍没有进行修订。例如新的车种、车型、车号范围在《统规》中都没有收录。
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相应的运输组织工作发生变化,而我们的统计报表内容却没有变化。例如我们日常统计的车流平衡表,车流的径路发生了变化,而相关部门没有进行修订调整,致使
铁路统计论文:浅谈车务站段统计工作的现状和前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