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农地地权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当前“新集中”趋势的分析.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国农地地权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当前“新集中”趋势的分析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农地地权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当前“新集中”趋势的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农地地权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当前“新集中”趋势的分析
中国农地地权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当前“新集中”趋势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然而,在进行农地流转之前,我们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农地的地权问题。本文将通过历史考察和当前形势分析,探讨中国农地地权变迁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当前“新集中”趋势的影响。
一、历史考察
1. 私有制时期
在中国的私有制时期,土地是由家庭或部落所有,土地权利与家庭祖先长期耕种、开垦土地的时间相对应,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私有制。这种土地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然而,由于地主实行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民失去了土地权益,无法获得土地权、使用权和流转权,而受地主统治的农民无论从法律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不利地位。
2.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土地改革,苏联模式的“土地国有化”被摒弃,土地被分配给无地农民,而土地制度也从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并获得了较为公平的分配权。但是,由于集体经济性质的限制,农民并不能自由流转、回租农村土地,而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也限制了农民土地流转的自由度。
3. 国有化时期
1980年代,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民以“包产到户”为代表的分田单干形式得以实现。这种形式下,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出租权、流转权等都归农民所有。然而,由于政府对农产品的大规模收购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土地确权和流转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进一步解决。
二、 当前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已经成为了一项深入推进的工作。然而,与历史上的土地流转不同的是,现在政府开始倡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变化表明政府的一种新的土地利用愿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政府鼓励以企业形式或家庭农场形式组织的大规模、专业化的农业经营组织。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从而优化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实现乡村振兴。然而,这可能导致另一些问题:
1. 农村土地出现“新集中”趋势。
目前,政府正在推动“扶持大企业”、“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引导土地流转到大规模、专业化的农业经营主体手中,这会导致农村土地的集中。大规模农业经营可能过度依赖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对环境造成影响。
2. 农民土地权益受到威胁。
农民已经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政府将土地出租 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使用权。这可能导致农民权益受到削弱,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户的保障政策,保障农民的利益。
结论
在农地流转问题上,中国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法律制度,政府应加强和规范土地权利认证和流转的市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鼓励土地经信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为农民提供社会化运营和综合服务。只有通过充分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其土地使用质量和规模优势,并促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农地地权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当前“新集中”趋势的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