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刘桢是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我整理了《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赠从弟·其三
  两汉:刘桢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译文: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凤凰在南岳集结,他们在枯败的竹林处徘徊不前。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我的心不气馁,奋力的展翅凌驾于高空之上。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我岂能不常常刻苦学习努力练习,我把和黄雀为伍当作耻辱。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什么时候才有杰出人物的降临,就要等到我面见君主。










  注释:
  凤皇集南岳,徘(pái)徊(huái)孤竹根。
  凤皇:即凤凰。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fēn)。
  厌:通“餍(yàn)”,满足的意思。紫氛:高空,云霄。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黄雀:比喻俗士或以闲散自适者。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来仪: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
  赏析:
  这首诗咏的是“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说文》),生长在南方“丹穴山”中。《大戴礼记》说它是“羽虫”之“长”,所以栖、食也与凡鸟不同:“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诗经·大雅·卷阿》郑玄笺)。这就是此诗开头所说的“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之意。诗人之歌咏凤凰,不仅因为它有此神奇的习性,更瞩意于它那绝世高蹈的怀抱:“于心有不厌(足),奋翅凌紫氛。”——它根本鄙弃“鸟为食亡”之俗,不满足于“竹实”之食,而要奋展巨翼,掠过九霄的紫霞,高远地飞翔!后一句以凤凰凌空“奋翅”的动态形象,表现它绝世超俗的高远之志,运笔劲健,富于阳刚之美。读过庄子《逍遥游》和宋玉《对楚王问》的人都记得,当鹍鹏、凤凰“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际,“学鸠”、鷃鸟之辈曾以其井蛙之见,对它们加以无知的嘲问。宋玉因此有“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之语,将这类斗筲之辈一笔骂倒。诗人大约正有感于此,所以接着两句便借凤凰之口,对无知之辈的嘲问,作出了声震云天的回答:“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意谓:正是为了不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我才不避勤苦、投入搏击风云的斗争生涯的呵!诗人仰望云空、激动不已,不禁又悠然神往地追问一句:“那么,你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凤凰的回答干脆利落:“将须圣明君”。意谓:到了明君临世的时候,我就将万里来归!这四句抒写凤凰之志,诗人将其置于“奋翅凌紫氛”之后,便造出了一种高天传音的雄奇境界。绝世高蹈的凤鸟,正凌空远去,万里云天却还隆隆地回荡着它那高傲的鸣叫,这壮怀是书写在高天白云之上的呵!










  创作背景:
  刘桢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但文名早为乡梓所重。除《太平御览》 引《文士传》 所记“少以才学知名,年八、九岁能诵《论语》、《诗》、赋数万言,警悟辩捷,所问应声而答,当其辞气锋烈,莫有折者”,曹植《与杨德祖书》亦谓“公干振藻于海隅”。他“贫居晏里闹,少小长东平。河充当冲要,沦漂薄许京“(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 诗),因战乱离开家乡, 漂泊到中原的许(今河南许昌)一带。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政治社会, 使他对现实生活有深切的体验,不仅没有产生对人生、前途的厌倦空幻之感,作品中还充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理想因素。《赠从弟》 诗三首便写于此时。同时刘桢是一位很有骨气的文士。据《典略》记载,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席间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皆伏”,唯独刘桢“平视”,不肯折节。曹操恨他“不敬”,差点砍了他的脑袋。以这样的气骨作诗,其诗自能“挺挺自持”,“高风跨俗”。《赠从弟三首》,就带有这样的气骨。
  作者介绍: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
  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217),染疾而亡,时年三十八。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










  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其中,代表作《赠从弟》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拓展阅读:
  赠从弟(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025年《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872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