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资金申报报告
项目名称: 黑龙江省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
单位名称:
推荐单位:
编写时间: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O八年制
目录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
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项目技术基础 14
成果来源 14
知识产权状况 14
项目创新点 14
3 项目建设方案 15
项目区范围 15
选项原则 15
建设标准 15
规划布局 15
建设内容 16
4 环境影响与评价 19
环境现状分析 19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9
5 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20
6 投资估算及盈利预测 20
投资估算 20
盈利预测 21
7 综合效益分析 24
经济效益 24
社会效益 24
生态效益 24
附件1: 25
附件2: 27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浆果良种苗木是黑龙江省及中国北方地区迫切需要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森林浆果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魅力在于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远高于其他水果,我国乃至世界浆果产品每年需求量极大,对这一宝贵资源的利用急需产业化,不仅满足内需,也能出口创汇,这一项目的研究在解决林区经济发展及林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生态农林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繁荣了我国在绿色食品生产方面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由于农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协调,目前的农、林、牧、渔各业发展比例不尽合理,还不能协调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对农业带来的冲击,客观要求我们适时对农业结构做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十分必要。此外,森林浆果属于高档水果,市场看好、供不应求,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种植业缺乏优良苗木,因此良种繁育基地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但要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浆果产业基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规模小,单产总产都较低;二是品种不够优良;三是生产管理技术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制约着我省浆果产业的发展,为确保黑龙江省浆果产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浆果优质苗木繁育基地,以带动全省的浆果产业得以在短时期内快速与健康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正朝营养、保健方面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兴起开发野生水果的热潮。野生浆果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营养价值,其树体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其产品的综合利用也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原料。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最北部,是欧亚大陆北方森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带性植被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在这些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隶属于10科13属,可利用的有30多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有10多种。如:黑穗醋栗、树莓、蓝莓、蓝靛果、山葡萄、猕猴桃、沙棘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绿色无公害食品,而黑龙江省在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几乎无污染,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天然基地。但野生浆果资源不断开发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确保资源的延续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要不断扩大人工栽培浆果的面积,目前黑龙江省森林浆果良种苗木缺口每年在1000万株以上。近年来通过良种选育、杂交育种、引种等措施,培育了大批优良品种,但目前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培育和引进的优良品种可使浆果培育周期缩短2-3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5-40%。综上所述,黑龙江省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势在必行。建设优质浆果苗木繁育基地,一是可通过引进良种调整品种结构,实现浆果生产全面良种化;二是通过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显著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实现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并行,果业增收与增效双丰收,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实现优质优价。该项目对增强黑龙江省浆果的市场竞争力,以迎接入世后的挑战和机遇,把这一产业做大,保持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种植业发展规划要求,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不仅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及气候优势,实现当前形势下的劳动力资源转移,缓解就业矛盾,成为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对调整产业结构、保持水土、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
“森林浆果资源高效栽培及深加工技术”和“树莓、蓝莓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等项目为背景,以山葡萄、越桔、树莓、北五味子、沙棘等为对象,在已有良种选育及区域性试验、标准化栽培、高效经营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完成良种扩繁和推广、标准化栽培与管理
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