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伦理学的对象与意义
1
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1、伦理学以道德为研究对象
“道者,路也”;“德者,得也”。
所以,《孟子·尽心上》中称:“夫道若大路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道:“人所共由谓之道。”
“德”通“得”,古人称“行道,有得于心,谓之德”。这样,“德”事实上就被理解为一个人对“道”的内心感悟。
2
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道德与伦理是同质的范畴
汉语“伦理”二字中,“伦,犹类也;理,治玉也”。
所以,简单地说,在我们汉语中“伦”指人们之间的关系,故有“人伦”一说;“理”则指道理、规律和原则。“伦理”合称则即指人与人之间相处应当遵守的道理。
3
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3、道德的定义
“道”与“德”原本是两个东西,“道”是“德”的前提,没有“人所共有”的规范、规则,就不可能有对规范、规则的内心感悟;而“德”则是“道”的归宿,规范、规则只有通过“有得于心”才能被接受,并发挥规范人生行为的作用。因此,那些不能被接受的“道”是没有道德意义的。
4
二、学习伦理学的意义
1、社会文明的内在要求
道德与法是人的二大行为规范。
当前,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利益至上原则对于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侵蚀,几乎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我们必须在道德建设中引导人们超越单纯的“经济人”行为,而达到“道德人”的觉悟与境界。
5
二、学习伦理学的意义
尤其要对“法治万能论”进行超越:
在西方表现为出现了一股复归到规范主义去的思潮,并以其强盛的生命力压倒了以语言分析为代表的理论伦理学而成为当代伦理学的主流。
在中国体现为对儒家“德治”思想的重新发掘。
6
二、学习伦理学的意义
2、自我境遇营造的需要
道德尊严之于生命的意义。
我们也许可以在伦理学理论的学习中通过“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而使人生境界得以提升。
境由心造。
7
三、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的安排:
一是从全球共享价值的角度;二是从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的角度;三是从中国特色的角度进行相关内容的展开。
我们特别强调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它不仅长期支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而且对周边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8
三、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2、教学安排与考核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会安排一、两次影片的观摩,或一次课堂作业。
根据整体的教学计划,本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
成绩采取百分制,主要以卷面为主。
9
整个伦理学的教学体系
三大专题:一是从全球共享价值的角度;二是从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的角度;三是从中国特色的角度进行相关内容的展开。
我们将特别强调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它不仅长期支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而且对周边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0
伦理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