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津近代文化亮点——曹禺故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津近代文化亮点——曹禺故居
天津经济课题组曲宁张丽恒理明佳耿坤虞冬青孟力仲成春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    要: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天津有很多值得一书的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 其中曹禺故居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处。中国话剧, 因一部《雷雨》的问世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或者说, 新文学的话剧艺术几经艰难探索, 到了曹禺的出场才真正开一代之风气。本文从曹禺故居概貌、曹禺家庭背景以及曹禺在故居中的成长历程三方面来讲述现代戏剧大家曹禺与故居的不解情缘。
关键词:
成长历程; 曹禺; 话剧;
曹禺(1910—1996) , 本名万家宝, 字小石, 中国现代剧作家以及戏剧教育家,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包括其处女作《雷雨》, 还有《原野》、《日出》、《北京人》等。曹禺是其笔名。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萬”, 拆开便是草禺, 草字不取, 取曹, 故名曹禺。曹禺出生于天津小白楼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出生后不久便搬到了河北区民主道23号和25号前后两座意式小洋楼, 也就是今天的曹禺故居纪念馆。一代剧作大师就是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光。
曹禺没上过小学, 在家读私塾, 诵经读史, 但他自幼就喜好文学、戏剧, 常常偷看《红楼梦》《西厢记》等小说。曹禺13岁入南开中学读书, 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登台表演了多部西洋戏剧, 如在易卜生的《娜拉》中男扮女装饰演娜拉。直到19岁从南开大学政治系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曹禺才离津赴京。那之后的数十年人生中, 天南海北, 无论走到哪里, 他都无法割舍故土情缘。1929年曹禺转入清华大学, 1933年完成处女作《雷雨》震动了当时戏剧界。清华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升入研究院成为研究生, 专事戏剧研究, 1935年到天津体验生活创作出话剧《日出》, 1940年发表《北京人》, 1946年创作《桥》, 1948年出版了电影剧本《艳阳天》, 这些作品使曹禺享誉世界, 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上世纪80年代, 曹禺曾和女儿万方一起回津探寻故地, 当汽车拐进民主道, 他一眼就认出马路右侧的一座灰白色的小洋楼, 正是他童年和青少年居住过的地方———万公馆。从演戏到翻译戏, 再到写戏, 如果说曹禺的戏剧人生是从天津拉开的序幕, 那么曹禺故居无疑是这幕大戏的第一个, 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场景。
一、曹禺故居概貌
曹禺故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东侧。坐东朝西, 砖木结构二层小楼, 始建于清末。东至民主道21号院墙, 西抵民主道27号院墙, 北起南临民主道23院墙。现有小院狭窄, 二层小楼, 五间平房。23号院(前院) 坐南朝北, 环境同上, 有过道二层, 前后两个独立小楼。, 。, 。占地约2亩, 为意式建筑风格。民主道是一条寂静的街道, 往西不远是天津站, 南侧是新意街。曹禺故居2010年5月整修开放, 院子里竖起了高大的曹禺半身铜像。小院中间用一条花园长廊相连。紧邻故居小楼的西侧, 是刚刚建成的仿欧式曹禺剧院。
青少年时代的曹禺居住于此, 这里也是他艺术生涯的起点,

天津近代文化亮点——曹禺故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8-0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