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
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伏的压缩氯气钢瓶。霎时间,在长约六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先是咳嗽,继而喘息,有的拼命挣扎,有的口吐黄液慢慢躺倒。一位战地记者进行了如此描述:“他们已经死亡,两手伸展着好像要挥去上方的死神。尸体遍野,他们极度痛苦的肺在喘息,满嘴都是黄色液体。”这就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了人类战争的史册。
俄罗斯人质危机
莫斯科时间2002年10月23日晚间(北京时间24日凌晨),大约40-50名车臣武装分子劫持了莫斯科市一家剧院,将700多人扣为人质
在营救行动中,有118名人质不幸罹难。而在这些遇难的人质当中,除了两名死于恐怖分子射出的子弹外,116名则是由于吸入了过量的“神秘气体”,因抢救不及时而死。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事故中消防战士正在调制碱水喷洒液
2004年4月/九死三伤
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18世纪中后期欧洲的一位相当出名的科学家,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在药房当学徒,迷恋实验室工作。在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室里他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发明也非常多,他以其短暂而勤奋的一生,对化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 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发生反应。直到1810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以后,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氯气一直被当作一种化合物。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的译文将其译作“绿气”,后改为氯气。
一、观察氯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从哪些方面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
“二点”( 熔点、沸点)
“二度”( 密度、硬度)
“三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
研究氯气的性质
2、闻气味的方法
研究氯气的性质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注意:
这是闻各种气体气味的方法。
3、试验氯气的溶解性
实验(检验气体水溶性的常用方法)
将盛满氯气的试管倒置在水中,水面上升,并呈浅黄绿色
研究氯气的性质
>
可溶于水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熔沸点低,易液化
黄绿色
强烈刺激性气味
ρ空气
ρ氯气
(常温,体积比1:2)
有毒气体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Cl
氯原子结构特点
?
最外层为7e-
易得e-
推测
具有氧化性
结构
性质
决定
化学第四章第二节(必修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