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
(1)君主专制制度: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决策方式)(2)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组织方式)(3)两者之间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
:(1)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2)政治因素——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4)地理原因——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而领土面积广阔,需要统一的管理
(1)皇权的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2)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3)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4)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于中央集权制度。
:
两对矛盾:(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1)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矛盾基本解决是北宋初期推行文官制度,收地方权力)(2)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矛盾基本解决是明太祖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
(1)萌芽于战国(变法改革、法家思想)(2)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4)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加强于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6)发展于元朝(中书省、行省制)
(7)强化于明清(废宰相、内阁制度、军机处)
(见学案p19)
二、中国古代选官标准和方式的演变:
演变历程:世官制(夏商周):贵族子弟继承祖权:血缘等级——察举制(汉朝)官吏察访推荐:品德——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品评官评定授官:门第——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考试选官:才学。
演变趋势: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
全面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