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初级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执行省、市、县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步伐,培养适应新世纪的新型人才,为当地的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人才基础。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加强和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促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的课程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我校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增强课改对促进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构建新型教育教学常规和教学管理制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强教育教学设备的建设,提高其使用效率。
4、以课改实验为载体,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新体系,促进学校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学生全面发展。
5、在课改实验中,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专业水平、工作业绩的全面提高。
三、实验的主要内容。
1、新课程的标准的实验探讨。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用以指导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2、新教材的试用研究,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去理解、研究、运用教材。努力探索各种不同版书教材的特色和高效运用教材的方式方法,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3、进行校本课程管理与开发的研究。努力挖掘我校课程资源、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开发我校课程办出我校特色。
5、进行新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研究。努力探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能学习、会学习、善学习,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学习。
6、建立科学有效、简体易行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
7、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培养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发挥信息、设备技术的优势,改进课堂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实施范围
从2008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开始及其后的学生
五、实验的具体步骤。
(2007年9月——2008年1月)
目标:领会课改精神,制订实施方案,端正思想,明确课改要求。
重点:探索师资培训的途径,提升新课程的理念
措施:
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校长挂帅,分管领导各司其职,聘请专家顾问指导,切实保障改革的有效进行。
2)开好动员会,鼓舞士气,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职责,乐于参加新课改。
3)探索多种校本培训途径,以集中培训、部分培训和自我培训等方式。一方面结合课改实施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来校开设讲座,并发放学习资料,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标准》,不断丰富和提高老师们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要求老师们相互学习、切磋,展开移植研究,取长补短,丰富实践经验。
2、新课程专题理论研讨与实验阶段(2008年1月——2009年7月)
城关初级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