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沉管结构
§ 概述
§ 沉管结构的设计
§ 沉管的防水设计
§ 变形缝与管段连接设计
§ 沉管基础设计
目录
§ 概述
江河湖海、港湾渡越有轮渡、桥梁、水底隧道等。
桥梁跨度、桥下净空高度、引桥长度都受到水文地质条件和航道要求的制约。桥梁的运营条件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水底隧道经济、合理,运营可以是全天候的,不需地面土地动迁、影响环境。
水底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
构筑围堰,明挖施工最为简单,较常用的是盾构法和沉管法。
沉管法的主要优点是:
(1)隧道可紧贴河床最低点设置,隧道较短。
(2)隧道主体结构在干坞中工厂化预制,因而可保持良好的制作质量和水密性。
(3)对地基的适应性强。
(4)接头数量少,只有管节之间的连接接头,由于采用了GINA和OMEGA止水带两道防水屏障,隧道的防水性能好。
沉管的主要缺点有:
(1)需要一个站用较大场地的干坞,这在市区内有时很难实施,需在远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建造干坞。
(2)基槽开挖数量较大且需进行清淤,对航运和市区环境的影响较大。另外,河(海)床地形地貌复杂的情下,会大幅增加施工难度和造价。
(3)管节浮运、沉放作业需考虑水文、气象条件等的响,有时需短期局部封航。另外,水体流速会影响管段沉放的准确度,超过一定的流速可能导致沉管无法施工。
沉管隧道施工
(一)沉管施工法简介
先在隧址以外建造临时干坞,在干坞内制作钢筋混凝土的隧道管段(道路隧道用的管段每节长60~140m。
两端用临时封墙封闭。
向临时干坞内灌水,使管段逐节浮出水面,并用拖轮拖运到指定位置。
于设计隧位处预先挖好一个水底沟槽。
待管段定位就绪后,向管段里灌水压载,使之下沉。
沉设完毕的管段在水下联接起来。
进行基础处理,经覆土回填后,便筑成了隧道。
(a)沉管隧道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11-2 沉管施工法)
(b)沉管施工场景图
§ 11 沉 管 结 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