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议
作者:徐思云董明英
[提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问题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本文分析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户籍制度改革、扩大覆盖面、确定待遇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3日
一、引言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面向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有了较大的发展,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从过去的国有企业扩大到集体、外资、私企的所有员工,农民工的利益得到较多的维护。根据《2011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底,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8,478万人,比2010年底增加1,633万人。2011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65万人,比2010年增加13万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3亿元,支出48亿元,%%。2011年底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64亿元。然而,在农民工工伤保险迅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农民工从事的行业来看,农民工从事的主要是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工作,大都在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等行业工作,%,而这些行业正是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伤害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业。在全国每年所发生的数万起工伤事故中,农民工工伤的比例高达40%以上,而农民工真正得到补偿和救助的比例还不到5%。可以看到,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分析
1、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面较低。目前,,其中每3个产业工人就有两个来自农村。吸纳他们最多的是建筑业,已达到了从业人员的90%,煤矿采掘业达到80%,制造业达到60%。总体上看,这些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而且职业风险较高。而在这些行业中,%的工伤者是农民工。农民工从农业生产转向了工业生产,从农村转向了城市,在获得更高收入的同时,也承担了更高的职业风险。一旦发生了严重的工伤事故,或者得了严重的职业病,不仅赚得的收入难以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而且还可能丧失日后劳动和获得收入的能力。因此,从保障城市农民工最基本权益——劳动权考虑,应该实现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全面覆盖。政府也认识到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是中国城市化建设乃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明确规定了工伤保险为强制保险。但是,事实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地区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执行不力。根据《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537万人,在农民工群体中的覆盖率只有18%。只有极个别地区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率相对较高,除此之外,各地区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率都比较低。
2、农民工面临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日益严重。虽然目前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但这些规章制度与农民工的需求还有巨大的差距,近年来农民工的劳动安全状况每况愈下。农民工大多在工伤频发的行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加之自身条件所限,导致工伤事故频发。农民工在为我国城市建设乃至现代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其中一部分人员的健康甚
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