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急诊使用情况分析论文.doc中药注射剂急诊使用情况分析论文
.freelL/支)为肌内注射(因柴胡注射液只有肌内注射一种用法),其余品种442例次均为静脉滴注,未使用其他方法。7种中药注射剂中,只有醒脑静注射液(10例次)和生脉注射液(2例次)存在用量超说明书的情况。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情况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387张处方中,只使用1种中药注射剂的处方322张(%);联合用药的处方共65张(%),其中,二联用药61张(%);三联用药3张(%);四联用药1张(%)。
与西药合并用药的情况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387张处方中,中药注射剂与西药合用共316张(%),见表6。表6 与中药注射剂合用次数前10位的西药类别
药物配伍、间隔情况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387张处方中,未发现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混合配伍使用。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的366张处方中,无中药或西药注射剂合并用药的处方39张,%;有中药或西药注射剂合并用药的处方327张,%,其中,医嘱注明换药时需冲洗输液管的处方98张,%。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使用的品种主要为活血、清热、开窍、补益类,符合急诊常见病的特点。急诊使用中药注射剂,尤其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由于病势凶猛、病情危急,中药注射剂的作用确有优势。如生脉注射液稳定血压的作用显著,可促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因此,只要病证相符,临床可以在注意用药监护的情况下选用。
用药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1,无明显性别差异。从用药患者的年龄来看,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明显较少。由于儿童各生理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与成人差异显著。因此,临床对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较为慎重。其他各年龄段分布基本均衡,老年人用药的比例与其他年龄段未见明显差异。老年患者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特点,如心肌收缩力减弱,对应激适应性降低;免疫球蛋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自身免疫抗体出现频率较高;血浆白蛋白含量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从而影响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使游离药物浓度升高,作用增强;肝肾功能逐渐减弱,造成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等。另外,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的机会较多。因此,《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指出:“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
7种中药注射剂中,只有痰热清注射液的说明书在用法用量中注明了儿童的用法用量,其他均无特殊说明。笔者建议,生产厂家应增加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的相关研究及规定。
关于超适应症范围使用情况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批准的适应症使用。中药注射剂虽然是以中药材为原料,但功能主治、应用范围却不完全等同于中药饮片。例如,将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用于椎间盘突出、腰扭伤等骨科疾病,只按照功能用药,而忽略了适应证。若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医院方面有可能处于不利地位1。
关于用药途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推荐的用法有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理疗用,但临床实际给药途径基本都集中于静脉滴注。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中药注射剂急诊使用情况分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