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浅谈论文.doc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浅谈论文
【摘要】儿童大叶性肺炎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其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中医药治疗大叶性肺炎疗效显著,以清肺化痰、解毒、活血化瘀为治则,分期辨证口服中药,以麻杏石甘汤、桑白皮汤、千金苇茎汤、麦门冬汤合六君子汤为主方。对于感染较重的患儿应积极给与抗感染,)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临床上起病急骤,常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出现咳嗽、胸痛、咯铁锈色痰、呼吸困难等,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冬春季节多见。本院在2009年3,..4月份收治大叶性肺炎共20例,剔除转院1例,共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小1岁2个月,最大9岁;1~3岁5例,4~7岁10例,8~14岁4例,其中4~7岁共10例,%;入院前病程3~15 d,住院时间8~28 d, d,总病程16~43 d, d。治愈15例(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复查基本恢复正常),好转4例(无临床症状,影像学未完全恢复,需门诊继续巩固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就本病的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咳喘”“风温”“肺炎喘嗽”“胸痛”“肺痈”等范畴。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本病病机为外邪犯肺,肺气郁闭,肺热熏蒸,炼液灼津成痰,痰热阻肺,郁结胸中,壅塞气道,痰气交阻,肺失宣降,气血运行不畅,血瘀阻络所致1。
西医认为本病可有多种细菌引起,既往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但近年发现其他致病菌(如支原体)也有增多趋势2。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治病。肺炎链球菌及支原体为口腔及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群,若呼吸道的排菌自净功能及机体的抵抗力正常时,不引发肺炎。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细菌侵入肺泡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菌迅速繁殖,并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大叶间的蔓延系带菌的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在本院2009年3,4月份收治的19例患儿中,支原体弱阳性8例,支原体阳性1例,衣原体弱阳性1例,余病原学阴性。痰培养7例,光滑念珠菌1例,阴性6例。血培养4例,肺炎链球菌2例,阴性2例。
2 辨期分治
充血期(病理上的渗出期) 本期主要表现为发热,热重寒轻或寒热并重或寒重热轻,咳嗽,咯吐黄痰或少量白色黏痰,口渴咽红,舌质偏红或淡,苔薄黄或白,脉浮数或紧。起病急,病程短。X射线片示两肺纹理增粗,或肺野透亮度减低,病变区出现极淡的小片状云雾阴影,密度略低或密度稍高模糊影3。此期双肺听诊呼吸音模糊,或可闻及细湿啰音,多有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此期运用中医药治疗可达到良好的疗效,若积极口服中药大多都能痊愈。中药以清肺解毒为治则,方以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药如下:麻杏石甘汤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鱼腥草、桑白皮、大青叶以加大清肺之功;苇茎、公英、金荞麦、金牛根以解毒排脓;桃仁、丹参、红花以活血化瘀;使肺气通经络畅,则邪随其去。根据肺与大肠相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浅谈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