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转炉生产工艺流程
废钢装入
铁水装入
转炉吹炼
出钢及倒渣
宝钢的装入制度:宝钢采用的是定量装入制度,装入量有严格的规定。 装入量的确定: 装入量(吨)=目标出钢量(吨)/出钢收得率(%) 铁水量(吨)=装入量×铁水比(%) 冷铁量(吨)=装入量×冷铁比(%) 废钢量(吨)=装入量-铁水量-冷铁量 目标出钢量=目标锭或坯量(吨)+补正量(吨) 装入的最大、最小量根据操作、设备的限制,规定主原料装入量的最大、最小量。①操作上的制约铁水:最大100%~最小73%;废钢:最小0%~最大27%;冷铁:最小0%~最大5%②设备的制约铁水:最大量315吨/炉次;废钢:最大量95吨/炉次
生产工艺流程介绍—装入制度
宝钢废钢、生铁的入炉标准
废钢铁应按规定分类供应,不允许有成套的机器、设备及结构件;低合金废钢铁应与普通废钢分别管理;废钢铁中不准有二端封闭的管状物及封闭器皿、易燃、易爆物及毒品等。对其性质和尺寸规定如下:
生产工艺流程介绍—装入制度
类别
各类典型举例
供应状态
尺寸及单重
生铁类
生铁块
块状
块度要求:<50~70×170×800mm,~
废锭模、粗杂铁
块状
块度要求:<300×500×2000mm,单重<
废钢类
重型废钢
废钢锭、初轧废坯及切头尾重铸钢件
块状
块度要求:<300×500×2000mm,单重<
轻型废钢
各种成品废钢、切头边、中注管、场道等
块条及异型状
块度要求:<300×800×1800mm,单重<
打包废钢
薄板、钢丝、盘丝、绳及民用薄废钢
机械打包
尺寸:<800×500×400mm,比重>
油脂类
涂料类
土砂
木材
附着水分
S
P
<
<
<
<
<
≤
≤
返回
生产工艺流程介绍—装入制度
300吨转炉对高炉铁水的要求
1、高炉铁水受入目标成份及入炉硫要求:单位:%
表中:Si-当高炉出铁中脱硅时Si可<
∑A=Cu+Ni+Cr+As+Sn+Ti+V=Pb+Co+Zn+Sb+Bi+Al+Mo+Mg
实际受入铁水成份根据每台混铁车高炉出铁中代表试样成份决定。
2、铁水成份异常时的处理
实际铁水成份明显与目标成份不符时,尽可能与其他混铁车混合使用。
铁水[Si]>%时铸铁块。
铁水[S]>%时铸铁块。
C
Si
Mn
P
S
Cu
∑A
~
~
≥
≤
≤
≤
≤
返回
300吨转炉吹炼工艺过程
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造渣制度
供氧制度
温度制度
顶底复吹
宝钢的供氧制度
1、供氧强度的制定:
300 t转炉目前使用氧枪喷头有二种;一种为进口五孔拉瓦尔型小流量喷头,一种为国产大流量五孔拉瓦尔型喷头。参数如下:
小流量:50,000~55,000Nm3/h
喉口直径:中心孔Φ42,周边四孔Φ48×4,
出口直径:,×4 , 周边孔夹角: 12O
大流量:60000Nm3/h
喉口直径:中心孔Φ44×1 周边四孔Φ51×4,
出口直径:中心孔Φ59×1,周边四孔Φ66×4,周边孔夹角: 12O
目前供氧强度根据使用不同的喷头而定,前期新炉子,炉容比相对较小,使用小流量喷头,中后期均采用大流量喷头。流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为保证冶炼时炉内正常反应,氧枪间隙的确定非常重要
生产工艺流程介绍—供氧制度
2、氧枪间隙(1)若氧枪间隙设置不当,会造成如下图所示情况:
生产工艺流程介绍—供氧制度
L/LO up()
炉底熔损
喷孔破损
喷溅激烈
废钢未熔
渣过氧化
喷溅
软吹
硬吹
因各炉子的条件而不同,
(特别是冶炼钢种能力操作稳定性)
适当地范围
能力的提高
O2流速
确保对钢水的搅拌
炉龄
(2)L、L0基本计算式
<O2流股穿透深度(L)>﹡考虑超音速的实验式
L=LHOexp(-) Lho=(FO2/nd/k)2/3
FO2:供氧流量(Nm3/Hr)d:氧枪孔径(mm)
N: 孔数 K:取决于孔倾斜角的系数
Lh0:h=0的L h:液面间隙(mm) L:穿透深度(mm)
H=氧枪间隙
N=孔数
D=孔径
K=
返回
生产工艺流程介绍—造渣制度
控制炼钢过程的重要手段就是掌握造渣制度,所谓造渣制度就是通过加入
宝钢300吨转炉生产工艺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