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说明: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1. 战国时期, 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 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
划分, 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 月各) 百二十斛”。这反
映出
2. 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
御史台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曾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
通,但神宗却不加责怪。由此可知
3. 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
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
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4. 据记载,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 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
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 故工一岁而
成, 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 古代官营手工业
A.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 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5.《晋书·王询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 不同)。自后小人惮( 害
怕) 役( 服劳役), 多乐为之, 贵势之门, 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
多者数千。”这主要表明
A. 两晋民族对峙严重, 民族关系紧张
B. 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 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 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
6.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 年)
27355462
乾隆十八年(公元 1753 年)
102750000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 1766 年) 208095796
A.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 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 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 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7. “榜下捉婿”是宋代的一种婚姻文化, 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 争相挑选
登第士子做女婿, 坊间称其为“捉婿”。这种现象的出现
A. 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B. 说明富绅渴望跨入上层社会
C. 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D. 反映了社会阶级结构的调整
8. 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 在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