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子》看中外面子观.doc从《面子》看中外面子观
摘要电影《saving face面子》是华裔女导演爱丽斯?吴(Alice wu)于2004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处女作。借美国一对华裔母女的爱情故事,反映三代华人为了面子而陷入迷思,以及主人公在传统与内心之间的挣扎。本文通过对此片的介绍,比较分析中外面子文化的不同内涵、产生原因和具体差异,提出在当今中国面子文化需要抛弃和改进的地方,在多元文化冲突中人们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面子;人情与契约;耻感与罪感,回避和宽容;过去和今天
《Saving face面子》是华裔女导演爱丽斯?吴(AliceWu)于2004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处女作。电影以华裔女子Wil及母亲的故事为主线来展开情节:Wil的母亲年轻时遵循父命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已经守寡十多年。有天晚上,她被保守的外公赶出家门,被迫去投靠Wil。原来母亲怀孕了,可她一直不肯讲孩子的父亲究竟是谁。这在传统的华人社会当然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外公是一位教授,虽然移民美国,仍背负沉重的传统道德包袱,为了自家的脸面,又逼女儿嫁给她不喜欢的人。母亲为了顾全外公的面子,再次做出妥协。婚礼上,母亲真正的情人出现了――个比她小很多的年轻小伙子。在女儿的鼓励下,她勇敢地跑出礼堂,奔向自己的幸福。
女儿Wil也有与常人不同的爱情故事:她是个女同性恋,爱上了一个青春迷人的舞蹈演员Vivian。虽然Wil拥有别人眼中的体面职业,可在传统道德和文化下却是无助的爱情追求者,对待自己特殊的爱情显得懦弱与彷徨。经过母亲及Vivian的鼓励和自己内心的痛苦挣扎,她不再压抑自己做一个传统家庭的乖女儿。影片最后,两人在音乐声中缓缓起舞并当众亲吻,而众人微笑着看着她俩,表达了他们的包容和祝福。
导演以纽约华人社区为背景,以一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女性Wil的视角,把在美国生活的一家三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谅解用幽默调侃的对白细腻流畅地表现出来,呈现出一幅精彩的美国华人圈里的市井风情画。面子是太多华人扯不开的一层保护,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三代人思想代沟的背景下,那么赤裸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世界越来越小,多元文化之间的冲撞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这部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通过此片,我们可以看到面子文化的不同表现和对人们的重大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外面子文化的差异。
一、“面子”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看“面子”的定义。一般辞书上将“面子”解释为“体面”。《辞源》释义:夫差自杀前感到愧对伍子胥说: “吾何面目以见(伍)员也!”这“面目”就是面子,即人类对身份尊严荣誉及外在形象等价值因素的自我意识或社会评价。
Face在《美国传统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Value 0rstanding in the eyes of others prestige在别人眼里的价值或地位;威信。”
一个世纪前,美国有个牧师叫史密斯,中文名字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写了一本书叫“Chinese Characteristics”,描述晚清中国人的国民性。他说:“把‘面子’作为全体中国人的一种‘素质’,一眼看起来实在是荒谬透顶。但是在中国,面子这个词不单指人的脸部,它在字面上是一个群体复合名词,意思比我们所能描述的要多,或许可能比我们所能理
从《面子》看中外面子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