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左思
左思出生于寒素之家, 一生志存高远, 向往建功立业, 但在“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的门阀贵族制社会里, 仕途很不得意。对于要埋没他同化他的狂暴的时代压力, 他进行了抵抗, 不愿也不甘被埋没。然而, 一旦他明白面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厚壁时, 就诅咒起自己所处的时代来。当时与左思同样苦闷、同样绝望的人很多, 但像他那样诅咒时代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些人有的在绝望中沉迷酗酒, 有的在老庄哲学中屏营徘徊, 有的希望在仙药中求得解脱, 有的由于感到前途无望而向现实妥协。左思却诚实地感受现实, 并将其化为激昂慷慨的文字, 诉诸笔端, 可以说他是在用整个身心进行文学创作。因此, 积极地宣传自我, 就是左思诗歌创作的基本立场。
《诗品》评价左思:“文典以怨, 颇为精切, 得讽谕之致。”这一评语十分中肯。体现这一点的正是他的咏史诗八首, 成为左思在恣意发挥自己古典文化修养的同时, 吐露“怨”亦即慷慨的感情的代表作。《毛诗· 大序》云:“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怨”是指对政治和社会的一种愤懑不平之气。一向被批评家激赏为“古今绝唱”、“千秋绝唱”的左思咏史诗, 最具“文典以怨”的特色。
饮酒
陶渊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咏 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