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津
天津市红桥区邵公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 要: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针灸及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治疗后, 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均明显改善(P<) , 且试验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 。结论温针灸辅以电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 温通经脉, 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神经功能; 温针灸; 气滞血瘀;
脑卒中又名中风, 是多种诱因引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具有较高致残率以及病死率[1]。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 脑卒中后遗留如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运动语言功能障碍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本研究采用温针灸辅以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 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 均符合西医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及中医气滞血瘀证候分型[2]。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疾病, 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 有晕针史、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49例。对照组:男22例, 女27例, 年龄45~76岁, 平均(±) 岁, 病程12~34个月;试验组:男25例, 女24例, 年龄46~73岁, 平均(±) 岁, 病程12~3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次, 1次/d;弥可保, mg/次, 3次/d;欣康片, 20 mg/次, 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嘱患者取仰卧位, 选用28号针灸针, , 取穴:主穴取气海、百会穴, 取患者双侧的风池穴, 取患侧足三里、曲池、臂臑、肩井、三阴交、合谷以及血海等穴位;对有口眼歪斜后遗症的患者加地仓与颊车穴;对言语不利后遗症患者加头皮针语言区以及玉液、金津穴。对上肢功能受限患者加外关以及肩三针;对下肢活动受限患者加太冲、阳陵泉;取穴操作时对穴位消毒针刺, 得气后留针。取气海、曲池以及足三里等为温针灸治疗穴, 将2 cm艾柱套于针柄并点燃,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时调整。在穴位上垫一小纸片, 以免艾绒掉落导致皮肤烫伤, h。采用电针治疗仪进行单针治疗。取穴方法和操作方法同温针灸;选择肩井(接电针负极) 、三阴交(接正极) 、合谷(接正极) 以及血海(接负极) 等穴位, h/次。7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4个疗程。
疗效判
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