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曹操
作者:李恒男
曹操是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在光辉华夏文明上写下重重的一笔。然而,可能曹操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死后各家会因为他而众说纷纭,关于他人品、性格、做法的讨论会流传千年之久。在此,我想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
先说在军事才能上,有史可查的,记载了曹操31次战役,大多获得胜利。一些失败的战役,客观原因很多,诸如荥阳之战,这是曹操第一次作战,而且兵少,没有经验。再如,赤壁之战,这个战役的客观原因就太多了。曹操是光武之后到李世民之间接近600年时间内最优秀的军事家。诸如,高欢,刘裕只能算杰出的军事将领。曹操的军事才能、指挥才能和统帅才能可以和刘秀比肩的。比起年轻时候的李世民,也只能说各有特长。
再说文化素养上,在古代帝王中,除了后主词赋和宋代帝王的书画能力突出,文学素养最高的就数曹操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成为千古名句,更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脍炙人口。同时由于曹操的文学影响而出现了“建安七子”,也使得当时兴起的建安文学经历了时间、空间的磨练,成为了百年内的主流文化。一个帝王能拥有如此之高的文学素养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其次在用人方面,曹操是在运用智慧和真情去触动那些人才的,试想谁看见这样的君主不会感动,像手下的张辽,徐晃是旧敌之将,荀彧,郭嘉自己弃故主投奔曹操
,曹操都真诚相待,委以重任,面对自己没有听从谋臣的计策错误的还能主动承认。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一份如鱼得水的真情。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曹操还有很多的闪光点。例如借献宝刀行刺董卓表现出他的胆识,惩治十常侍蹇硕的叔叔体现出他的正直,割发以示谢罪表现出他的军纪严明,短歌行表达出他的爱惜人才等等。
苏东坡曾在赤壁赋说到:“横槊赋诗,股一世之雄也”。然而,几千年来,经过口耳相传,曹操的形象也衍化成众多的版本。有奸雄、枭雄、英雄等等。甚至一些野史里,曹操的形象竟成了奸贼的化身。
面对这是是非非,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就像鲁迅说的:“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他是一个英雄”。想曹操当年曾豪言道:“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纵观三国历史的长河,英雄辈出,但是能称得上真正英雄的唯有曹操。
曹公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去要说做人当做曹孟德啊!
我看曹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