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底比斯及其墓地
Ancient Thebes with its Necropolis
国家: 埃及
所属洲: 非洲
地理位置:位于埃及尼罗河东岸,距开罗市700千米
批准时间: 1979
批准标准: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登录基准: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1) 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3) 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6) 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
古城底比斯位于埃及南部的尼罗河畔,是古埃及帝国中世纪和新王朝时代(约公元前2040至1085年)的首都,迄今为止已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最古老的都城之一。始建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
底比斯原名卢克索。“没有去过卢克索就等于没有到过埃及。”这是埃及人经常讲的一句话,用来说明卢克索的灿烂古迹在埃及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毫不过分的。
底比斯位于埃及中部,古城建于古王国末期,在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最为繁荣,是中王国和新王国时代埃及的首都,为古代埃及政治、经济、宗教中心。底比斯原名瓦塞,希腊人改为底比斯,因其主神是阿蒙,故又名诺威,意为阿蒙的城市。该城是古埃及阿蒙神崇拜中心。
帝王谷
凯尔奈克神庙由许多庙宇组成,是当今世上现存的神庙群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达80多英亩,其中的主体建筑物是用来供奉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的大庙。
进入神庙前的长500公尺的路上,两旁都是羊面狮身雕像,接着就是神殿的入口,经过斯芬克斯神道,在穿过第1塔门、第2塔门,就到了大列柱室。
凯尔奈克神庙由砖墙隔成三部分,中间的部分是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约有30公顷,是献给太阳神阿蒙的,保存(修复)的比较完好。左侧的是献给穆特女神殿的,占地2·5公顷。另一侧就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的Mut女神(破坏的最严重,有火烧过的痕迹,看起来像个废墟,内部的浮雕刻画十分精细,很值得一看)。
凯尔奈克神庙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宏伟的大列柱室。由134根巨柱,高23米和高15米的两种石柱所构成,柱面刻有象形文字或过去丰功伟业的图样,如此气势雄伟、壮观的列柱室在其它埃及神殿中是没有的,站立旁边就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整座神殿有四座塔门及两座方尖碑。
庙内最蔚为壮观、令人感叹不已的是一座密林似的柱厅,竖立着纵横排列整齐的136根六人能合抱的参天巨柱,每根高21米,柱顶的原盘据说可站立百人。
历代法老都在阿蒙神的信仰地建造神庙和方尖碑、神像等,供奉阿蒙神,其中阿蒙诺菲三世建造了中殿的12根大柱,用以支撑众多的柱楣,拉美西斯时代开始更对大殿进行了装饰,一直延续到塞地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时代。拉美西斯人物列柱,修复状态良好。
卢克索神庙距凯尔奈特神庙不到三公里的距离,修建的年代应该是在公元前14世纪左右。整个神庙的结构是三个主题,庭院、大厅和侧厅。此神庙是主神阿蒙的妻子穆特的神庙,也是阿蒙神在奥贝多祭典时在尼罗河畔的行宫,所以整个神庙呈现十分优美的情境
殿的大门处耸立拉美西斯二世坐像,,还有一个方尖碑(本来是一对)神庙前的入口
古城底比斯及其墓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