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戏与琵琶记.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戏的兴起与四大南戏
戏文,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亦称南词。
南戏的发展及其体制
明容与堂刊《李卓吾批评琵琶记》插图
明徐渭《南词叙录》云: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
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
宋元南戏存目230多种,其中有传本的19种,只有佚曲的130种。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张协状元》是一部描写婚变的故事
《错立身》写宦门子弟同江湖艺人的爱情故事。
《小孙屠》公案戏
《张协状元》更多地保留了南戏的本来面目,备受学术界的青睐。更多地保留了南戏的本来面目,备受学术界的青睐。书生张协进京赶考,路过五鸡山时,被强盗洗劫。多亏住在山神庙的贫女精心救护,张协才得伤势痊愈。经邻居李大公夫妇撮合,两人结为夫妇。后张协要进京求取功名,贫女剪发卖发,为夫筹措盘资。张协中状元后,贫女又上京寻夫,不想被拒门外。在无奈和绝望中,贫女只得乞讨回家。封官后的张协离京赴任,路过五鸡山,为了杀人灭口,竟剑劈贫女,幸未致死。正巧另一个官员也去张协任职的地方为官,途中认贫女为义女。后经同僚斡旋,终将她许嫁张协,破镜重圆。
早期南戏在题材上,大多描写家庭伦理、爱情婚姻,反映悲欢离合的人生经历,贴近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很受民众的欢迎。
元代统一后,杂剧流行到南方,南戏一度受到冲击,甚至有人视之为“亡国之音”,剧坛出现“莫向人前唱南曲,内中都是北方音”(明朱橚《元宫词》)
江苏昆剧院《小孙屠》
南戏在体制上的特点:
一、结构形式:剧本开头“副末开场”。场次结构称为“出”。下场诗,上场引子,定场白。
二、音乐形式:是用“宋人词调”和“里巷歌谣”相结合的曲调演唱,比较轻柔婉转;伴奏以管乐、鼓板为主。一出用多宫调的曲子组成多套曲;一出中不限通押一韵;上场各种角色皆可演唱,演唱形式多样,独唱,合唱、接唱、对唱。多用南曲,也杂用北曲,称“南北合套”。不同声腔如弋阳腔、馀姚腔、海盐腔、昆山腔等。
三、角色体制:生、旦;净、末、丑、外、贴
第二节  高明和《琵琶记》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生年不详,卒年有至正十九年(1359)和明初两说。
至正五年(1345)进士,曾任处州录事、福建行省都事、庆元路推官等官。
至正十六年(1356)归隐宁波的栎社。
生性高傲,学问渊博,工诗善书,尤长于曲。传世作品《琵琶记》《柔克斋集》
明万历二十五年玩虎轩刊本《琵琶记》插图
南戏《琵琶记》各种版本

南戏与琵琶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4.76 MB
  • 时间201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