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督导工作的认识和体会.doc.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督导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一、督导工作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要深化,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秩序要稳定,教学主管部门任务繁重,需要有督导员协助。
2、青年教师对教学规律不熟悉,教学内容方法要不断改进,需要有教学经验的督导员辅导。
3、每位教师的讲课都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由督导员去总结传播,有利于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4、教育改革中不断出现新问题,需要有组织地研究解决,督导员有教学经验,担任研究工作比较合适。
5、教学工作中各种评优评先活动,有督导员参加,能增加其公平公正性。
6、实行督导员听课制度,就要求老师要备好课,无形中促进教师重视教学。
7、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退休后做督导工作,可以发挥余热,他们的经验,可以说是一种财富,不加利用,实在可惜。
8、大学生中存在许多思想问题、认识问题,从而影响学习,仅靠团委和学生处,力量不够,督导员多是老教授,有威信,有经验,做学生工作效果更好。
二、督导工作的作用
2002年教育部对我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时,我们督导工作做了一次总结,认为督导工作起了“十大员”的作用:
1、参与各种教学管理,如教学检查、考场巡视、检查教学秩序等,起“管理员”作用。
2、听课、交谈、辅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起“辅导员”作用。
3、在领导与师生之间架桥梁,及时传递信息,起“联络员”作用
4、指导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起“指导员”作用。
5、宣传教育改革精神和老师们的教学经验,起“宣传员”作用。
6、调查、研究教学中的问题,起“调研员”作用。
7、参与教学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参政议政,起“参议员”作用。
8、参与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担任讲课,起“教员”作用。
9、参与教学工作的评优评先,起“评审员”作用。
10、参与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起心理“保健员”作用。
三、我们的做法
上面讲到“十大员”,这里不再一一详述,仅对“辅导员”和“指导员”两方面讲讲我们的做法。
(一)辅导员
主要对象是刚上课或上课不久的青年教师。
1、督导员要摆正位置
督导员与广大青年教师的位置是平等的,既是同志,也是朋友,没有上下高低之分。听课的目的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为了共同研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搞好与教师的关系
第一次听某老师的课时,要向他讲明我们是同志、是朋友。谈话的态度要诚恳,推心置腹,解除老师的顾虑和听课的压力。
有人说“听课就是挑毛病”,我们认为这要看挑毛病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为了打小报告,为了整人,显然不对。一般老师上课,只要不是故意不好好上课,都是有优点的,存在不足之处也是正常的、难免的。如果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善意地指出不足之处,对任何想改进教学的老师都是希望听到的。实践证明,绝大多数老师都欢迎提出缺点或不足,有的老师专门约我们去听他的课,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我们挑挑他的毛病,看来,同样是挑毛病,目的不同,效果就不同。
有人说“督导员能什么都懂吗?”,当然内行听课效果会更好,但每门课都设一个督导员是不现实的。对于外行听课,我们认为,一方面可当作学生听课,从做学生的角度提出希望,也有可能提出内行不能提出的问题。另外,可以从教学的共性提出看法,这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老师是很有帮助的,不管什么课都有共同的目标,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感觉到收获很大,这堂课没有白来,很受启发

对督导工作的认识和体会.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tyt8iyf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