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
上大学后本想不会再接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文科类的东西,但是却悲催地发现不止要学,还要为了那很重的学分认真地学。从高中起就学理科,对文科的东西除了历史和地理外都不感冒,甚至提起的时候还有点不屑。我想大概就是在那时起我就被高中那种应试教育方式所误导,认为学那些东西根本毫无意义,直达在大学中上了些关于哲学的课后,才发现自己对哲学的东西很感兴趣。当然,老实说,我也不是全都感兴趣,也不是全盘接受,这里就说三点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自己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认识是信念的前提。思想有多深刻,境界就有多高远;认识有多深刻,行动就有多坚决。这一条是永亘不变的指导,不会随着时间和人的意识而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在前任总结出的思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前提下通过与实践结合而得出的一套思想理论体系;而又同过后来人对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又有针对性地指导当时人们的斗争解放运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这种方法对当代社会,特别是当代青年对于社会和世界的认识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它的形成使人类社会得以正确地认识和探索世界,并和地球和谐共处。首先,人是世界的一份子,和世界上的其他生物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可能脱离其他而独自存在,所以,人类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和其他物质共同进退,维系一个良好的发展关系。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马克思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资本积累必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尖锐化。从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环境:没有资本主义的资本垄断、没有纳粹主义的极端国家种族优劣论、没有无端的杀戮和战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个思想理论体系有没有用光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把它放到实践中去,才能检验它的实用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正是因为它是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提炼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深刻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亲身参加和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指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在理论和
榔头的制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