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08—2015年)
第一章规划总纲
一、规划范围、性质
1、本规划名称为: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本规划范围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行政范围内的22个建制镇,4个街道,。
3、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本规划属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范畴。
二、规划期限、目的
本规划基准年为2007年,规划时限为2008-2015年。根据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现状,同时更好地与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衔接与协调,对年限划分如下:
一期:2008—2010年 重点项目建设运营期
二期:2011—2015年 全面启动纵深发展期
本规划目的: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乡村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了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本区乡村文化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力求特色,在规划期内,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规范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把乡村旅游地建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区。力争实现与湘湖风景名胜区的联动发展,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完善乡村旅游形象。
三、规划理念
维护自然资源原有性
维护生物资源原生性
维护文化资源原创性
维护社会资源原真性
发展
DEVELOPMENT
生态
ECOLOGY
人
PEOPLE
乡村
VILLAGE
舒适的居住环境
便捷的交通系统
个性的旅游服务
和谐的生活方式
清晰的乡村意象
浓厚的乡村文化
复合的乡旅功能
持续的环境保育
本规划秉承自然、人、乡村三要素一体的发展理念,内容如下图: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一、总体定位
依托萧山秀美的山水环境和“1010”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体现打造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活动精品,高规格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乡村旅游节事,高档次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运营高效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充分吸引杭州市及来杭的广大中高端乡村旅游者,将其打造成杭州南部地区中高端乡村旅游休闲集聚区。
立足长三角,加快高品质乡村旅游区的建设,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项目、高品质配套设施、高品质个性服务,注重品味,融入文化,强调体验,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全力构建萧山高品质乡村旅游品牌体系,最终形成长三角地区独一无二的休闲度假、康乐疗养、商务会议的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
通过资源整合、空间重构、要素重置,在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基础上,突破单一雷同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种类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新体系,最终使萧山成为全国知名的综合型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二、战略目标
结合萧山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状况,规划期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
以萧山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背景,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开发重点,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与农业大项目、历史民居、文化古迹、分布现状的结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紧密联系周边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尽快融入到“湘湖旅游综合体”,通过旅游资源创新整合,组织精品旅游路线,强化现代观光休闲旅游概念,发展参与体验型乡村生态旅游,打造浙江乡村旅游之最。
一期(2008-2010年):打好基础,稳步发展
提升现有乡村旅游产品的品牌,挖掘钱江文化、运河文化、围垦文化、远古文化、民俗文化的内涵,启动条件成熟的乡村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三大乡村旅游主题片区的格局,树立“古风潮韵、至尊湘野”
的萧山乡村旅游总体形象定位,把萧山打造成浙江省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申报成功5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到300万,旅游总收入达到27亿元,乡村旅游餐位6750个,每个乡村旅游片区有2到3家四、五星级乡村度假酒店,乡村旅游住宿总床位数达到3215张。
二期(2011-2015年):加强管理,持续发展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萧山区作为长三角重要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最大程度地遏制一切不利于萧山区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因素,使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的配置不断升级和结构不断优化,完成二期重点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工作;逐步形成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康体健
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