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优化_1580890754******大学
学院(教学单位)规划书
(2009-2020)
单位:****************************
负责人:_ __ ********__________
南京中医药大学制
二○○九年六月
一、本单位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简单概括本单位学科专业师资的发展过程,准确定位本单位相关学科专业在国家、省内同类学科或院校中的相应位置)
我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较为成熟和具有相当规模的学院,现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喉科、西医内科、西医外科、医学影像学及全科医学12个教研室,中医急难症、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中医肿5个研究所,1个教学实验中心和1个临床科学实验研究中心。拥有专任教师和实验、研究人员共103人。
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中医五官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七个硕士和博士学位点,08年新增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医全科3个自主设置的学位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有中医学五年制、中医学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和中西医临床医学4个专业,中医学专业是省和国家品牌特色专业,教学实验中心是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部省共建教学实验室3个,中医儿科是国家和省优秀教学团队,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1门。
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中医五官、中西医结合、中医内科肾病等各级重点学科8。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个、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和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被列入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点。有省级科研团队1个,校级科研团队2个。
在所有学科中,除中西医结合学科较年轻外,其它学科的发展都相对成熟,中医儿科学学科在全,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外科、中医五官处于全国中医院校同学科的前列。
(二)优势与差距(通过与国内、省内相同学科专业比较,分析本单位所属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差距,主干学科要与国内前三比较。)
优势:我院目前优势相对明显的学科是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在同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声望,学科学术队伍结构基本合理,理论研究和科研水平及能力均较强;另中医内科学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学科以及中医五官学科的学术积淀也比较深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现学科带头人在同学科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中医学专业作为国家特色专业及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另中医全科医学专业起步较早,现在业内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差距:现有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学科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和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研究方向不稳定,缺少积累,在同学科领域地位不高。具体看,中医儿科学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学术影响力还不够突出,学科要在“十二五”保点有难度,要保持全国第一的地位更难;中医内科学科的学科与学术带头人影响力不够,标志性成果很少,冲刺国家重点学科难度很大;中医外科、中医妇科等学科形成合力不够,中医妇科无合适的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医外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作用发挥不明显;中医五官学科缺乏标志性成果,冲刺省级重点学科有难度;中医骨伤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科研工作较薄弱,缺少重大课题及科研成果,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缺少有重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与附属医院的人员力量整合也不够等。
二、规划制定的依据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学校一次党代会以来的重要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统筹发展,突出重点,凸显特色,以内涵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使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互协调,全面提高学院的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水平,努力开创学院建设的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强化教书育人的原则。学院改革发展的落脚点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教书育人则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基本途径。
。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必须从领导以及经费投入等各个方面落到实处。
,强化科研水平反哺教学的原则。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而学科建设则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也是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学科建设既要与学位点建设相结合,又要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
。专业和学科是学院生存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为实现学院整体发展
搜索引擎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