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远程教育工程,根据潍坊市教育局、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潍坊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潍坊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潍教字[2007]19号)以及潍坊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任务
实施远程教育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将着力推进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功能优化和升级;要在接入教育城域网和开通校园网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设施配备水平。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水平和应用效益
,构建涵盖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更加均衡、完备、实效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信息化环境。工程主体建设资金由省、市、县三级政府财政承担。各项目学校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执行标准,对新配设备和学校原有设备进行有效整合,完成硬件达标任务。全县所有农村初中、小学和教学点最迟在2007年11月中旬前完成建设任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远程教育工程的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临朐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成员由县教育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有关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领导小组根据国家、省、市规划安排、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负责研究制定我县远程教育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对远程教育工程进行统一部署和监督检查,协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行使职责。
各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镇、街道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建设方案
(一)建设模式。按照国家三部委制定的三种模式基本配置标准,本着“够用、好用、实用”以及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不重复投资的原则,市里结合全市教育专网建设情况确定了三种建设模式:
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各年级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为农村学校教学点。
模式二:网络教学收视点。以宽带或ADSL接入教育城域网,配备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通过教育VPN专网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镇(街道)驻地小学和村完小,根据学校规模,配备1-2个电视机多媒体教室。
模式三:计算机教室。以宽带或ADSL接入教育城域网,配备1间30台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和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
以上模式的具体配备标准见附表。
由于学校建设模式二、三均需在网络环境下才能实现其功能,作为项目建设的组成部分,县教育局城域网信息中心必须进行设备改造和功能升级,筹措资金,添置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市里将统一配备卫星接收设备、资源服务器、网络视频直播服务器及相关软件,实时接收并传输教育部免费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学校共享。
工程完成后,确保全县95%以上农村中小学建成达标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学生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二)项目学校选择与设备配套。按照上级要求,所有农村中小学均应列入该项目,本着节省资金,实用实效的原则,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的确定要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危房改造工程相衔接,与“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相结合,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紧密结合。布局调整规划中拟撤销的学校(教学点)不得列入工程项目(各镇、街道项目学校见附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安装在学校的,相关设备不再另行配备;农村小学所在行政村已经在村委或其他公用场所安装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且离学校较近的,按照“紧密结合、资源共享”的要求,原则上该项目学校只再配备其它相关设备。
各镇、街道要按照配备模式达标要求,在摸清学校现有信息技术设备底子的基础上,调配下发设备,对尚缺辅助设备进行配备,逐校落实好配备方案,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
(三)资源建设。各项目学校要根据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的特点结合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实际,做好配套资源建设工作。要充分利用电教教材软件订购政策,配备教学资源和各种应用软件。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好资源的搜集、加工和整理,切实做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制作,加强具有地方特色资源的建设。以此提高硬件设备的利用率,使农村中小学也能共享到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
临朐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