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卷第 5期甘肃科技 Vol28 No5
2012年 3月 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 Mar 2012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陈雪娟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教学体系。在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
基本方法的讲授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融入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开拓学生视野;结合教
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生物化学是采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融入生物技能和基本方法与当今前沿的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物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等的方法和技能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熟悉课本大纲知识
理论和技术来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的前提下,了解最新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果
科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实验性(如:蛋白的提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时荧光
学科[1]。生物化学课程涉及蛋白质、核酸、酶等生定量 PCR等),以开拓学生视野,指导学生主动去思
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类、氨基酸和核苷考和探索[2]。
酸等物质代谢及其调节,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强调预习实验的重要
物合成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性;要求学生清楚地理解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和原
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的性质及其代谢,是多门学理,试剂的特性和配制,仪器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步
科的实验基础,涉及内容广泛。骤和规程进行实验,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对试
生物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生物化剂较贵、条件要求较高的实验和技术采用多媒体辅
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助教学,应用多媒体正确地模拟实验;在实验报告
验技能和科学素质以及研究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将中,要求学生总结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存
理论课上所学的相对独立的各学科知识在实验课中在的普遍性问题,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
相互衔接、渗透和融合。目前,生物化学教学普遍体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实事求是和严谨周密的科学态
现为“课程加实验”的模式,学生被动获取知识较度。平时作业要求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
多,主动参与较少,重复性、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性、查阅文献资料来了解其应用和发展趋势,拓展知识
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接触综合性和研
解决问题、创新和科研的能力。因此,对生物化学教究性实验,使理论知识、实验内容与具体科研项目密
学进行改革,优化教学课程和实验体系,增加课堂知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较复杂的
识量和提高教学效果非常关键。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
合作精神[3]。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生物化学课程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和基因信息表达的调控三个部 21 互动式教学
分,主要内容有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上课前让学生对上次课
构与功能,糖类、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以及所讲内容做概括总结,每次课留出 10min左右的时
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生物氧化、细胞间,对学生不清楚的问题进行讲解,鼓励学生提问、
信息转导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生物学过程。针对讨论和交流,指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索;实验课开
不同的专业安排不同的学时并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不始时,让学生讲述本次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涉
同的侧重点进行讲解,将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基本及的基础理论知识等内容,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
102 甘肃科技第 28卷
况,同时检查实验的预习效果;让学生轮流参与实验评价,分析各环节暴露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和
的准备工作并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提高学生动手完善。
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取研究方向,
主动查阅文献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设计、论证和实 3 改革后的教学效果
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多种实通过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验手段的创新能力。性,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
22 开放式教学上发散思维,积极提问,课下能查阅相关文献,提高
针对不清楚或感兴趣的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和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往实验过程中的抄袭现
方法,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提问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象不见了,学生对实验设计、设备应用以及实验现象
到教研室与教师探讨,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增强和结果的分析能力
武汉城市圈景观资源区划研究.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