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模式化结构
层进式结构模式
基本模式: 是什么(概念)
为什么(原因)
怎么办(方法)
要钻牛角尖
是什么——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
为什么——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
怎么办——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专心致志方能成功--读《弈秋》有感
读罢《孟子·弈秋》颇有感触。二人学弈,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其结果可想而知。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否则一无所成。
什么是专心致志呢?迄今为止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有一次在进行提炼镭元素的研究时,她的同学在她身后垒起十多张椅子她竟毫不觉察。如此一心一意、集中精神,令人称叹。可以说,居里夫人的成功也许有许多因素,但专心致志不能不说是她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点事例)——正面论证
为什么要专心致志呢?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写作诗文有许多是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思考成熟的。南宋学问家朱熹治学要求自己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要求自己“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这里“三上”“三到”“三此主义”,都有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心一意,集中精神,也就是专心致志。如果他们没有这种专心致志的品德,能成为大学问家吗?
(面事例)——正面论证
也许我们大家都还记得小时候听过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钓鱼时,一会儿捉蟋蟀,一会儿种蝴蝶,最后连一条鱼都有没有钓到。其实,这个故事同《孟子·弈秋》阐明了同样的道理:做事如果不专心致志,将一无所成。
(点事例)——反面论证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致志呢?我以为,首先要热爱这项事业。非此,无动力,更谈不上专心致志。运动员在训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跌打滚爬,几多汗水几多伤。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炽热的爱,是很难一心一意做到底的,更谈不上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其次,还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贝多芬成了音乐家后,失去了听觉,但他却“扼住命运的咽喉”,锲而不舍,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创作,被誉为一代“乐圣”。如果没有此种对音乐和旋律的专心致志,也许早已躺在安乐椅上坐享其成了。
议论文的模式化结构-层进式议论文教学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