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三地理黄淼良
1、陆地水的类型;
2、主要河流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和特点;
3、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的合理性;
4、掌握等潜水线和等承压水线的判读方法。
考点导读:
水的三态
分布特点
数量特征
气态水
液态水
固态水
最广
最少
次之(海洋水、湖泊水、地下水等)
最多
地球淡水的主体,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三种形态水体间可以相互转化:
固态
气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
%
%
(%)
水资源,就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
利用的淡水资源
,
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
冰川、生物水、土壤水、沼泽水、湖泊水、河水、地下水
%
%
%
%
%
%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人们利用最多的淡水资源
陆地水体包括:
河流水
湖泊水
生物水
地下水
冰川水
水圈的构成
思考:
%,目前冰川水能否被大量利用?试分析原因。
不能,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山地区,利用难度大。更新周期长。
大气降水的转化
降水
蒸发
下渗
沿地面流动→径流
汇入河槽→河流水
洼地蓄水→湖泊、沼泽
固体降水→永久积雪→冰川
地下水←空气水凝结
补充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淡水(储量很少) %;
%(目前很少利用)
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思考:水资源短缺有哪两种类型?
资源型缺水
水质型缺水(水污染)
最精美实用的《水循环》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