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
:
建立、健全各级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领导合作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兽医法规
坚持预防为主,实行综合防治搞好饲养管理、防疫卫生、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以提高家畜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控制和杜绝传染病的传播蔓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加强科普宣传
,阻止疫病发生/传播
1)平时的预防措施这是主要和主动工作,包括
①加强饲管;搞好卫生消毒;增强抗病力;自繁自养。
②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
③定期杀虫、灭鼠、防鸟,粪便无害化处理。
④认真检疫(国境、交通、市场和屠宰等)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⑤兽医机构应调研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的联防协作,有计划地进行消灭和控制,并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
2)发病后扑灭措施
是被动工作,包括诊断上报疫情,隔离、封锁、紧急预防接种、治疗、扑杀、消毒、处理病尸等.
以上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和互相补充的。
发现或疑似传染病时,,须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通知邻近单位及有关部门注意预防工作。
上级机关接到报告后,除及时派人到现场协助诊断和紧急处理外,,应以最快方式上报有关领导部门。
及时正确的诊断是关键,事关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正确的诊断来自正确的策略、完善的方案、可靠的方法和先进成熟的技术,对大的疫情应全面系统掌握各方面的材料、信息和检测结果.
诊断方法大体可分为现场诊断和实验室诊断。
现场诊断又叫临诊综合诊断,包括流行病学诊断、临诊诊断和病理解剖学诊断;
实验室诊断包括病理组织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等.
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因此特别强调综合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发生的度量:
(1)发病率=
一定时期内某动物群中该病的新病例数
同期内该群体动物平均数
×100%
该群体在一定时期死亡动物总数
同期该群体动物平均数
×100%
(2)死亡率=
(3) 病死率=
一定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数
同期患病动物的动物数
×100%
一定时间某群体患该病的病例数
同时间该群体暴露动物数
×100%
检出阳性动物数
受检动物总数
×100%
(4)患病率=
(5)感染率=
2) 临诊诊断
利用感官或简单器械进行检查,简便易行,也包括血、粪、、食欲、体温、脉搏、体表及被毛变化、分泌物和排泄物特性、各个系统变化等。
传染病大都有独特症状,如破伤风、狂犬病、放线菌病、马腺疫、猪气喘病等,经仔细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3) 病理解剖学诊断
主要是检查肉眼病变或叫大体病变.
传染病多有特定病变,如猪瘟、鸡新城疫、禽霍乱、牛肺疫等,.
4)治疗性诊断
2. 实验室诊断
1)病理组织学诊断是观察组织学病变即显微病变,对有些疫病有诊断价值,如疯牛病,肿瘤,狂犬病。
2)微生物学诊断
属病原学诊断,常用方法步骤:
①采集病料
②病料涂片、镜检
③分离培养和鉴定
生化药敏光镜电镜免疫学
④动物接种试验
3)免疫学诊断
是最常用、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包括血清学和变态反应.
4)分子生物学诊断① PCR技术②核酸探针技术③DNA芯片技术
第二章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