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展史
发展概况:
①.1790年法国人西卜拉柯在玩具木马车上装了两个轮子,人骑在上面双脚踏地而走;
②.1839年柯米勒在前轮两侧装上了由摆杆挂着的脚蹬,人双脚放在上面可作短距离滑行;
③.1860年法国人米肖在自行车前轮轴上安装了带有曲柄脚蹬,用双脚驱动前轮转动;
④.1869年,米肖将一台小蒸汽机安装在自行车上, 以蒸汽机的动力驱动自行车行使,这就是最早的机动两轮车;
⑤.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在对奥托1876年发明的汽油机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制成了单缸、风冷、排量为 264ml,转速为700r/min,,成功地装在两轮车上,时速达12km/h,并命名为"戴姆勒单轨号"。它是现代摩托车的雏型,奠定了摩托车的发展基础。
⑥.1894年赫德卜拉德和乌苗制成了排量1488ml、,该车无变速机构'亦无惯性轮,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生产的摩托车。
⑦.19世纪未至20世纪初,摩托车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发动机的结构由单缸竖置发展到V型双缸,直立四缸,水平对置两缸等多种型式,前后轮装上了有缓冲装置的前*和后减震,防滑花纹的橡胶轮胎,轴传动等陆续制成。
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交战国纷纷在战场上大量采用摩托车,促进了摩托车生产技术的发展。50年代的主要技术发展是:装有液压减震的伸缩管式前*;摇臂后悬挂系统;采用减速齿轮箱,减轻车重,注意外形设计。
⑨.从60年代起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势头由欧洲移向日本。日本摩托车工业在大力吸取欧洲摩托车技术的基础上,经历几次技术振兴,通过激烈的竞争,形成了当今垄断了市场本田、雅马哈、铃木及川崎四大公司,在产品性能,生产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了摩托车王国。
摩托车生产国家主要有:日本、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印度、捷克、奥地利等。
⑩.我国摩托车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1951年试制成第一批"井岗山"牌摩托车,主要供部队使用。1957年湘江机器厂和洪都机械厂共同制成"长江750"型摩托车。1958年北京摩托厂又制成了250ml二冲程摩托车,此车后来移交上海摩托车车厂生产,命名为"幸福250",1964年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开始生产"轻骑15"型摩托车。目前我国生产的各种排量摩托车和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摩托车选购窍门
:发动机是摩托车的核心部分,发动机的寿命决定摩托车的寿命,发动机的性能决定摩托车的性能,发动机功率大,振动小,那么摩托车跑的就快,骑行舒适。相同款式的摩托车价格差别最大的部件是发动机,选购摩托车时,不要只看款式,还要看发动机是否一样。
:点火器有很多种类型,价格差别也较大,四冲程发动机用的较多的是交流模拟电路CDI和直流电路CDI,现在先进的点火器是直流数字式全晶体管式点火器PEI。好的点火器能提供发动机所需要的准确的点火提前角,防止发动机连杆曲轴的冲击,提高功率,降低油耗,减少振动,骑用舒适。
:化油器有柱塞式及真空膜片式,现在高档四冲程大多采用真空模片式。真空膜片式化油器能根据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自动调整进气量,从而油耗低,变速圆滑,骑用舒适。最新技术的真空膜片式化油器同时附带多功能结构。如加速泵、惯性加浓系统、怠速系统、启动加浓系统、加热器等。
:启动方式有脚启动和电启动,现在很多种车都同时带有电启动和脚启动,但侧重点不同,有的车电启动并不过关,加上电启动只是摆设,电启动是否可靠重要看电瓶及电机的质量,好的进口电机与一般国产电机价格差别近千元。
:
A塑料件:车体塑件一般有ABS、PP等材料。PP价格便宜,与ABS相比:收缩率大,天气冷热,造成的塑料件变形大,强度低,韧性差,油漆附着性差。ABS又可以分为进口及国产材料,进口ABS塑件永久不变形,耐冲击,油漆附着性强,不脱漆。
B油漆:油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外观,选用好油漆,不论骑用多少年都不会变色、不脱漆、色正、漆膜细腻光泽。
C油箱用材:油箱用材如果质量差、易生锈、易腐蚀漏油造成危险。油箱用钢板注重防锈和不易腐蚀的特性很重要。
D配套件:同样的部件,不同配套厂,质量差别很大,品牌车一般注重选用最好的配套厂,以保证配套件质量。
:摩托车刹车毂有鼓刹及液压刹车,就制动效果说,,150排量车,都是前刹车用液刹车,,,一方面易磨损,另一方面易脱落,容易带来安全事故。
:轮毂有铸铝轮毂与辐条轮毂,铸铝轮毂刚性好,华丽美观,价格高,,
摩托维护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